邋
辶部18画半包围结构U+908B
国语辞典解释
邋
liè详细解释
形
◎邋邋:旌旗摇动的样子。
《古文苑 · 卷一 · 周宣王石鼓文》:“君子员员,邋邋员斿。”
动
◎践踏、逾越。
清 · 毛奇龄《复陆雅坪编修问降一等书》:“夫阑阶邋级与堂上通呼吸,已属怪事,而况限之在降阶一等之地。”
外语翻译
- rags
- übel mitspielen, einen Streich spielen (V)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唐韻》:良涉切;《集韻》:力涉切,𡘋音獵。《說文》:搚也。《廣韻》:邁也。
义又,《字彙補》:旌旗動搖貌。《石鼓文》:邋邋員斿。
又,《廣韻》:盧盇切;《集韻》:力盇切,𡘋音臘 —— 邋遢,行貌。
注解
〔邋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酉集下,康熙部首是辵部。
〔邋〕字拼音是lā,半包围结构,可拆字为辶、巤,五行属火。
〔邋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lā] ⑴ 〔~遢〕不利落,不整洁(“遢”读轻声)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二下反切良涉切頁碼第54頁,第31字續丁孫
邋
搚也。从辵巤聲。
附注鈕樹玉校錄:「搚,當作拹。」商承祚《殷虛文字類編》:「(石鼓文)以為田獵字,眾止所踐,殆獵也。訓拹意,後說。」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四反切律捷反頁碼第158頁,第2行,第2字述
搚也。從辵巤聲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二下反切良涉切古音第八部頁碼第294頁,第8字許惟賢第132頁,第6字
拹也。
段注《手部》曰:拹,摺也。《公羊傳》曰:拹榦而殺之。邋拹曡韵。
从辵。巤聲。
段注良涉切。八部。
白话解释
邋,折断。字形采用“辵”作边旁,“巤”作声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