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汉语字典 >

㴑的意思解释

氵部12画左右结构U+3D11

氵部

12画

9画

左右结构

IYUT 86,IOUT 98

EITU

VTUZ

30147

U+3D11

44141343153

的笔顺

意思解释


基本解释

同“泝”。《龍龕手鑑•水部》:“㴑”,同“泝”。

外语翻译


  • (same as U+6CDD 泝) to trace up to a source, to go against the srteam, water

康熙字典


康熙字典原文

正文

卷别 :正文・巳集上 部首:水部 )

唐韻》:桑故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蘇故切,𡘋音素。說文》:逆流而上曰㴑洄。㴑,向也 —— 水欲下,違之而上。或作遡、溯,亦作泝。

注解

〔㴑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巳集上,康熙部首是水部

〔㴑〕字拼音是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氵、㡿

〔㴑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sù] ⑴ 同“泝”。《龍龕手鑑•水部》:“㴑”,同“泝”。

说文解字
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十一上反切桑故切頁碼370頁,第28

異體𣶮、泝、溯

㴑逆流而上曰㴑洄。㴑,向也。水欲下違之而上也。从水㡿聲。

遡㴑或从朔。

附注高翔麟字通:「泝,即㴑之省文。」《集韻・莫韻》:「㴑,或作遡、溯。」按:今通用「溯」為正體。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二十一反切桑柞反頁碼908頁,第1行,第1

遡逆流而上曰㴑洄。㴑,向也,水欲下,違之而上也。從水㡿聲。

反切………頁碼908頁,第2行,第1

㴑或從辵、朔。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十一上反切桑故切古音第五部頁碼2221頁,第3許惟賢966頁,第9

遡逆流而上曰㴑洄。

段注《秦風》傳曰:逆流而上曰遡洄。順流而涉曰遡游。《釋水》同。涉作下。

㴑向也。

段注向當作鄉。淺人所改也。漢人書向背字皆作鄉。不作向。《中庸》素隱注曰:素讀爲攻城攻其所傃之傃。傃猶鄉也。按遡者,從其朔。傃者,從其素。故字从朔,从素。

水欲下,違之而上也。

段注此釋洄字之義。洄違曡韵。

从水。㡿聲。

段注桑故切。五部。

㴑或从辵朔。

段注朔亦聲也。

©2025 在线词典网[www.zxcidian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在线词典网是专业的词语、成语、字典在线查询网站,本站数据仅供参考,最终以新华字典、汉语词典、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