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汉语字典 >

佾的意思解释

亻部8画左右结构U+4F7E

亻部

8画

6画

左右结构

会意字

WWEG

OCB

NOQ

28227

0168

5711

U+4F7E

32342511 撇、竖、撇、捺、竖、横折钩、横、横

的笔顺

意思解释


基本解释

古代乐舞的行列。八~(八行八列,共六十四人)。

详细解释

名词

古时乐舞的行列。

,舞行列也。 《说文新附》舞夏公六、侯四 《谷梁传》,列也。 《广雅》以舞大夏。 《礼记 · 祭统》舞于庭。 《论语》

佾舞(排列成行,纵横人数相同的古代舞蹈。按西周奴隶制等级规定,天子用八佾,六十四个;诸侯用六佾,三十六人);佾生(佾舞生,乐舞生。清代孔庙中担任祭祀乐舞的人员。文的执羽旄,武的执十戚)

ranks of ancient dance;

国语辞典解释


详细解释

古代乐舞的行列。行数、人数纵横皆相同。舞蹈用佾的多少,代表地位等级的不同,天子八佾、诸侯六、大夫四、士二。

《论语 · 八佾》:“八佾舞于庭,是可忍也,孰不可 忍也。”

两岸词典解释


详细解释

古代乐舞的行列。行、列与人数皆相同,如八佾即是八行八列,每个行列八个人,共六十四个人组成。古代天子八佾,其次依地位的高低递减,诸侯六佾、大夫四佾、士二佾。

外语翻译


  • a row or file of dancers
  • pantomime

康熙字典


康熙字典原文

正文

卷别 :正文・子集中 部首:人部 )

古文: 𢔍

唐韻》:夷質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弋質切,𡘋音逸 —— 舞行列也。行數、人數,縱橫皆同,故曰佾。左傳・隱四年》:於是初獻六羽,始用六佾。

古但用䏌,加人轉註;䏌音翕,古今異讀。

考證

卷目:考證・子集中 部首:人部 )

《左傳・隱四年》於是初獻六羽,始用六佾。

謹照原文四年改五年。

注解

〔佾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子集中,康熙部首是人部

〔佾〕字拼音是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亻、䏌,五行属

〔佾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yì] ⑴ 古代乐舞的行列

说文解字
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八上反切夷質切頁碼266頁,第3

佾舞行列也。从人䏌聲。

©2025 在线词典网[www.zxcidian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在线词典网是专业的词语、成语、字典在线查询网站,本站数据仅供参考,最终以新华字典、汉语词典、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