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汉语字典 >

餼的意思解释

飠部18画左右结构U+993C

飠部

18画

10画

左右结构

WYVO 86,WVRO 98

OIOND

OXMY

88717

U+993C

344511543115431234 撇、点、点、横折、横、横、竖提、点、撇、横、横、横折弯钩/横斜钩、点、撇、横、竖、撇、点

𦞝𩛹

的笔顺

意思解释


基本解释

赠送人的粮食。

赠送。

活的牲口。亦指生肉。

廪给;俸禄。

饲料。

饱。

详细解释

名词

1.形聲。從食,氣聲。字本作「氣」。本義:贈送人的穀物。

2.同本義。

常從容上席,資甚厚。 《北史》

餼食(米糧等食物)

donative grains;

3.活的牲口。

脯資牽。 《左傳 · 僖公三十三年》

餼羊(用爲祭品的羊);餼牽(活牲口)

live sacrifice stock;

4.生肉。

出牲以勞師。 《舊五代史》

餼牢(屠宰過的牲口);餼饋(生肉與糧食)

red meat;

5.給養;俸祿。

生二人,公與之 《國語》

餼廩(糧食之類的生活物資);餼稍(每月領的俸糧)

grain for rations;

国语辞典解释


详细解释

送人的米粮、谷粮。

《国语 · 周语中》:“廪人献饩,司马陈刍。”

餽赠。

《左传 · 僖公十五年》:“是岁晋又饥,秦伯又饩之粟。”《南史 · 卷三三 · 何承天传》:“及闻逊卒,命迎其柩而殡藏焉,并饩其妻子。”

活的,供宰杀祭祀用的。

饩羊。

两岸词典解释


详细解释

1.《书》作为赠物的粮食;泛指粮食或饲料。

廪人献饩,司马陈刍(《国语‧周语中》)。

2.《书》赠送(粮食、饲料)。

是岁晋又饥,秦伯又饩之粟(《左传‧僖公十五年》)。

3.《书》活的牲畜。

齐人馈之饩,使鲁为其班(《左传‧桓公六年》)。

外语翻译


  • sacrificial victim; gift; grain
  • don de vivres

康熙字典


康熙字典原文

正文

卷别 :正文・戌集下 部首:食部 )

廣韻》、《集韻》:許既切;《韻會》:於既切,𡘋音欷。玉篇》:饋餉也。周禮・秋官・司儀》:致饔餼。【註】小禮曰飧,大禮曰饔餼。又,〈地官・司徒〉:廩人獻餼。【註】禾米也。

又,牲生也。儀禮・聘禮》:餼之以其禮,上賔大牢,積惟芻禾,介皆有餼。【註】凡賜人以牲生曰餼。餼,猶稟也、結也。【疏】按,經云主國使卿歸饔餼五牢,云飪一牢、腥二牢、餼二牢,陳于門西。鄭註云餼,生也。牛羊右手牽之,豕東之,是牲生曰餼。論語》吿朔之餼羊,鄭註亦云牲生曰餼。春秋傳》餼藏石牛,服氏亦云牲生。是凡牲生曰餼。春秋・僖三十三年》鄭皇武子云餼牽竭矣,服氏以爲腥曰餼,以其對牽,故以餼爲腥。〈詩序〉云雖有牲牢饔餼,鄭云腥曰餼,以其對生是活,故以餼爲腥。

又,〈魯語〉:馬餼不過稂莠。【註】秣也。〇【按】《說文》本作氣。餼,饋客芻米也。齊人來氣諸侯。見《春秋・桓十年》。或从食作餼,或从既作䊠,亦借既,義𡘋同 —— 今通作餼。

考證

卷目:考證・戌集下 部首:食部 )

又《地官・司徒》廩人獻餼。〔註〕禾米也。

謹按此出國語之周語篇不出周禮地官司徒。今將地官司徒字改爲周語。

《儀禮》《疏》引春秋傳,餼藏石牛

謹照原文藏改臧。

注解

〔餼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戌集下,康熙部首是食部

〔餼〕字拼音是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飠、氣

〔餼〕字造字法是形聲。從食,氣聲。字本作「氣」。本义是贈送人的穀物。

〔餼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xì] ⑴ 赠送人的粮食。⑵ 赠送。⑶ 活的牲口。亦指生肉。⑷ 廪给;俸禄。⑸ 饲料。⑹ 饱。

说文解字
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七上反切許旣切頁碼233頁,第28

氣饋客芻米也。从米气聲。《春秋傳》曰:「齊人來氣諸矦。」

䊠

異體

䊠氣或从旣。

餼氣或从𠊊

附注王鳴盛《蛾術編》:「案:『气』字隸變,以『氣』代『气』……『气』廢而不用,而『氣』字之本義則專用重文『餼』以當之。」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十三反切許意反頁碼598頁,第6行,第3

餼饋客之芻米。從米气聲。《春秋傳》曰:「齊人來氣諸侯。」

鍇注臣鍇曰:「古云气字直气而巳。」

反切………頁碼598頁,第7行,第1

氣或從旣。

反切………頁碼598頁,第7行,第2

氣或從食。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七上反切許旣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1330頁,第4許惟賢581頁,第7

餼饋客之芻米也。

段注《聘禮》殺曰饔。生曰餼。餼有牛羊豕黍粱稻稷禾薪芻等。不言牛羊豕者,以其字从米也。言芻米不言禾者,舉芻米可以該禾也。《經典》謂生物曰餼。《論語》。告朔之餼羊。

从米。气聲。

段注許旣切。十五部。今字叚氣爲雲氣字。而饔餼乃無作氣者。

《春秋傳》曰:齊人來氣諸侯。

段注事見《左傳・桓六年》,十年。十年傳曰:齊人餼諸侯。許所據作氣。左丘明述《春秋傳》以古文。於此可見。

氣或从旣。

段注旣聲也。聘《禮記》曰:日如其饔旣之數。注云:古文旣爲餼。《中庸》篇曰:旣稟稱事。注云:旣讀爲餼。大戴朝事篇。私覿致饔旣。戴先生曰:旣卽餼字。按三旣皆䊠之省。

氣或从食。

段注按从食而氣爲聲。葢晚出俗字。在假氣爲气之後。

©2025 在线词典网[www.zxcidian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在线词典网是专业的词语、成语、字典在线查询网站,本站数据仅供参考,最终以新华字典、汉语词典、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