䶠
齒部24画上下结构U+4DA0
意思解释
基本释义
䶠
◎同“䶢”。
外语翻译
- (same as VEA4DA2) to gnaw; to bite, to hold in the mouth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唐韻》:工咸切;《集韻》:居咸切,𡘋音緘。《說文》作䶢,齧也。
又,《集韻》:胡讒切,音咸 —— 口持不齧。
又,《集韻》、《類篇》𡘋魚咸切,音嵒。《集韻》:齒高貌。
又,《廣韻》:苦洽切;《集韻》:乞洽切,𡘋音恰。《廣韻》:齧咋貌。
又,噍聲。
又,《廣韻》:古洽切;《集韻》:訖洽切,𡘋音夾 —— 義同。
又,《集韻》:轄夾切,音洽 —— 齒曲生貌。
注解
〔䶠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亥集下,康熙部首是齒部。
〔䶠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jiǎn、xián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咸、齒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二下反切工咸切頁碼第59頁,第8字續丁孫
䶢
異體䶠
齧也。从齒咸聲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四反切工咸切頁碼第170頁,第5行,第1字述
齧也。從齒咸聲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二下反切工咸切古音第七部頁碼第317頁,第4字許惟賢第142頁,第5字
齧也。从齒。咸聲。
段注工咸切。《廣韵》苦洽切。古音在七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