鱸
魚部27画左右结构U+9C78
国语辞典解释
鱸鲈
lú详细解释
名
◎动物名。脊椎动物亚门硬骨鱼纲鲈形目。头大,体狭长。巨口细鳞,下颚稍突出。背部淡苍色,腹部白色,体侧及背鳍有黑斑。性凶猛,以鱼虾为食。常栖于近海,夏季由海溯河,冬季由河入海。可供食用。
外语翻译
- sea perch, sea bass
- Barsch
- perche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廣韻》:落胡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龍都切,𡘋音盧 —— 魚名。《正字通》:巨口細鱗似鱖,長數寸,有四腮,俗呼四腮魚。以七、八月出吳江,松江尤盛。天下之鱸皆兩腮,惟松江四腮。《後漢・左慈傳》:所少吳松江之鱸魚耳。【註】《神仙傳》云松江出好鱸,魚味異他處。《晉書・張翰傳》:見秋風起,思松江蒪羹鱸鱠,命駕歸。
注解
〔鱸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亥集中,康熙部首是魚部。
〔鱸〕字拼音是lú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魚、盧。
〔鱸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lú] ⑴ 见“鲈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