鈚
金部12画左右结构U+921A
意思解释
鈚
pī基本解释
①一种较宽较薄的箭头:“长~逐狡兔。”
②铁。
③犁刃。
详细解释
名词
1.犁刃 [plough’s blade]。
鈚,犁馆别名。
2.鈚箭。箭的一种 。
鈚子箭(即鈚箭);鈚箭(箭头较薄而阔,箭杆较长)
arrow;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廣韻》:房脂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頻脂切,𡘋音毗。《玉篇》:鐵也。
义又,《廣韻》:犁錧別名也。
又,《集韻》:一曰箭名。或作鎞、錍。杜甫詩:長鈚及狡兔。
又,《集韻》:篇迷切,音𢱧 —— 本作錍。揚子《方言》:箭鏃廣長而薄鎌,謂之錍。【註】普蹄反。
注解
〔鈚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戌集上,康熙部首是金部。
〔鈚〕字拼音是pī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釒、比。
〔鈚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pī] ⑴ 一种较宽较薄的箭头:“长~逐狡兔。”⑵ 铁。⑶ 犁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