黚
黑部17画左右结构U+9EDA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唐韻》:巨淹切;《集韻》:其淹切,𡘋音箝。《說文》:淺黃黑也。《廣雅》:黑也。
义又,水名。《前漢・地理志》:犍爲郡符縣有黚水,南至鄨。
义又,縣名。古黚陽縣在武陵。
又,《廣韻》:巨金切;《集韻》:渠今切,𡘋音琴。又,《集韻》:紀炎切,音。又,古暗切,音紺 —— 義𡘋同。
注解
〔黚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亥集下,康熙部首是黑部。
〔黚〕字拼音是qián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黑、甘。
〔黚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qián] ⑴ 浅黄黑色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十上反切巨淹切頁碼第339頁,第14字續丁孫
黚
淺黃黑也。从𪐗𤮺聲。讀若染繒中束緅黚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十九反切巨淹切頁碼第829頁,第4行,第2字述
淺黃黑也。從黑甘聲。讀若「染繒中束緅黚」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十上反切巨淹切古音第七部頁碼第1950頁,第3字許惟賢第853頁,第2字
淺黃黑也。
段注淺黃之黑與黃濁之黑相對成文。《地理志》犍爲郡黚水作此字。許《水部》作黔水。音同故也。
从黑。甘聲。
段注巨淹切。七部。
讀若染繒中束緅黚。
段注此句有譌字。未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