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汉语字典 >

黜的意思解释

黑部17画左右结构U+9EDC

黑部

17画

5画

左右结构

形声字

LFOM

WFUU

LKZZ

62372

7819

8777

U+9EDC

25431211444452252 竖、横折、点、撇、横、竖、横、提、点、点、点、点、竖折/竖弯、竖、竖、竖折/竖弯、竖

的组词的笔顺

意思解释


chù

基本解释

降职或罢免。罢~。废~。贬~。~退。~斥。~免。~逐。~陟。

详细解释

动词

1.形声。从黑,出声。本义:黑暗。

2.降职或罢免。

,贬下也。 《说文》,贬也,下也。 《玉篇》陟幽明。 《虞书》。传:“退其幽者。”何以朱于朝。 《左传 · 襄公二十六年》不端。 《左传 · 昭公二十六年》台臣惭,追受其牒,为复太守官而臧使者。 高适《书博鸡者事》理乱不知,涉不闻。 韩愈《送李愿归盘谷序》

罢黜百家;黜落(罢免,除名);黜升(官吏的罢免与升迁);黜放(革职放逐)

degrade or dismiss;

3.废除;取消。

汤既 夏命。 《书 · 汤诰序》爱季佗而 仆。 《左传 · 文公十八年》翟后。 《国语 · 周语》君将嗜欲。 《庄子 · 徐无鬼》

黜华(摈除文饰,不事虚华)

abolish; abandon; annul;

国语辞典解释


chù

详细解释

1.贬降、革职。

《论语 · 微子》:“柳下惠为士师,三黜。”唐 · 柳宗元《封建论》:“有罪得以黜,有能得以奖。”

罢黜。

2.摈除、排斥。

《左传 · 昭公二十六年》:“咸黜不端,以绥定王家。”唐 · 柳宗元《送元十八山人南游序》:“世之学孔氏者则黜老子,学老子者则黜孔氏,道不同,不相为谋。”

3.废免、废除。

《国语 · 晋语一》:“公将黜太子申生而立奚齐。”《汉书 · 卷八八 · 儒林传 · 序》:“天下并争于战国,儒术既黜焉,然齐鲁之间学者犹弗废。”

两岸词典解释


chù

详细解释

《书》革职;贬职;废除。

罢黜、废黜、贬黜、崇正黜邪。

外语翻译


  • dismiss; demote, downgrade
  • abaisser, destituer

康熙字典


康熙字典原文

正文

卷别 :正文・亥集下 部首:黑部 )

唐韻》:丑律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敕律切,𡘋音怵。說文》:貶下也。玉篇》:退也、貶也、下也、去也、放絕也、減也。六書故》:𢷤斥汙闇也。書・舜典》:三載考績,三考黜陟幽明。

又,通作絀。禮・王制》:不孝者,君絀以爵。

或作詘,別作㔘。

注解

〔黜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亥集下,康熙部首是黑部

〔黜〕字拼音是chù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黑、出,五行属

〔黜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黑,出声。本义是黑暗。

〔黜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chù] ⑴ 降职或罢免

说文解字
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十上反切丑律切頁碼339頁,第26

異體𪐽

黜貶下也。从𪐗出聲。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十九反切敕密反頁碼828頁,第6行,第1

黜貶下也。從黑出聲。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十上反切丑律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1953頁,第4許惟賢854頁,第5

黜貶下也。

段注《玉篇》云:貶也,下也。按當作貶也下色也五字。貶也者,黜陟之義也。下色也者,爲从黑張本也。古或叚詘,絀爲之。

从黑。出聲。

段注丑律切。十五部。

©2025 在线词典网[www.zxcidian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在线词典网是专业的词语、成语、字典在线查询网站,本站数据仅供参考,最终以新华字典、汉语词典、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