賏
貝部14画左右结构U+8CCF
外语翻译
- pearls or shells strung together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廣韻》、《集韻》𡘋於敬切,音映。《說文》:頸飾也。《篇海》:連貝飾頸曰賏,女子飾也。
又,《集韻》:於莖切,音罌 —— 義同。
注解
〔賏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酉集中,康熙部首是貝部。
〔賏〕字拼音是yīng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貝、貝。
〔賏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yīng] ⑴ 颈项上的装饰物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六下反切烏莖切頁碼第205頁,第32字續丁孫
賏
頸飾也。从二貝。
附注徐鍇繫傳:「蠻夷連貝為纓絡是也。」王筠釋例:「賏為頸飾,葢亦兩貝並垂,故其字竝而不疊,乃會意兼形之字也。」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十二反切一盈反頁碼第527頁,第6行,第1字述
頸飾也。從二貝。
鍇注臣鍇曰:「蠻夷連貝爲纓絡是也,嬰字從此。」史成反,又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六下反切烏莖切古音第十一部頁碼第1129頁,第1字許惟賢第498頁,第3字
頸飾也。从二貝。
段注騈貝爲飾也。烏莖切。十一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