菿
艹部11画上下结构U+83FF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唐韻》:都盜切;《集韻》:刀號切,𡘋音到。《說文》:草木倒也。
又,《集韻》:覩老切,音倒 —— 草名。
又,竹角切,音斲 —— 草大貌。
义又,《詩・小雅》:倬彼甫田。《韓詩》作菿彼甫田。
注解
〔菿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申集上,康熙部首是艸部。
〔菿〕字拼音是dào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艹、到。
〔菿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dào] ⑴ 大。⑵ 草大的样子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一下反切都盜切頁碼第31頁,第17字續丁孫
菿
艸木倒。从艸到聲。
附注桂馥義證:「『艸木倒』者,後人亂之。《廣韻》、《爾雅》釋文竝引作『艸大也』。」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二反切都告反頁碼第109頁,第2行,第2字述
艸木倒。從艸到聲。
鍇注臣鍇按:《莊子》曰:「草木之倒殖者半。」謂已耕發,遇雨後倒生也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一下反切都盜切古音第二部頁碼第164頁,第5字許惟賢第72頁,第1字
艸大也。
段注《毛詩》。倬彼《甫田》。《韓詩》作菿彼圃田。釋古曰:菿,大也。卓聲到聲古同在弟二部。
从艸。到聲。
段注都盜切。案各本篆作𦳙。訓同。《玉篇》、《廣韵》皆無𦳙字。菿之誤也。後人檢菿字不得。則於《艸部》末綴菿篆。訓曰艸木倒。語不可通。今更正。《爾雅・釋文》、《廣韵》四覺皆引《說文》菿,艸大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