湀
氵部12画左右结构U+6E40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唐韻》:求癸切;《集韻》:巨癸切,𡘋音揆 —— 泉出也。《爾雅・釋水》:湀闢荒川。【註】通流也。《說文》:湀辟,深水處也。
又,《集韻》、《正韻》:頸誄切;《韻會》:居誄切,𡘋音癸。又,《廣韻》:苦圭切;《集韻》:傾畦切,𡘋音睽。又,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𡘋苦穴切,音闋 —— 義𡘋同。
考證
《爾雅・釋水》湀闢荒川。
謹照原文荒川改流川。
注解
〔湀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巳集上,康熙部首是水部。
〔湀〕字拼音是guǐ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氵、癸。
〔湀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guǐ] ⑴ 〔~辟〕流泉,亦泛指流水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十一上反切求癸切頁碼第369頁,第19字續丁孫
𣺍
異體湀
湀辟,深水處也。从水𤼩聲。
附注徐鍇繫傳作「湀,湀辟,流水處也」。段玉裁注:「『流』,鉉作『深』,非。」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二十一反切虬癸反頁碼第904頁,第6行,第2字述
湀辟,流水處也。從水癸聲。
鍇注臣鍇按:《爾雅》「湀闢流川」注云:「通流也。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十一上反切求癸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第2211頁,第1字許惟賢第962頁,第2字
湀辟,
段注逗。
流水處也。
段注流鉉作深。非。《釋水》曰:湀闢流川。
从水。癸聲。
段注求癸切。十五部。《字林》音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