姡
女部9画左右结构U+59E1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廣韻》、《集韻》𡘋戸栝切,音活 —— 詐也、靦也。揚子《方言》:獪或曰姡。今建平郡人呼狡爲姡。
又,《唐韻》:古活切,音括 —— 同「𡜶」。面𨢄也。
又,乎刮切,音頢 —— 義同。
注解
〔姡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丑集下,康熙部首是女部。
〔姡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huá、huó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女、。
〔姡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huá] ⑴ 面貌丑陋。㈡ [huó] ⑴ 羞愧的样子。⑵ 狡猾;狡诈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十二下反切古活切頁碼第415頁,第5字續丁孫
𡜶
異體姡
面靦也。从女𠯑聲。
附注《正字通・女部》:「𡜶,姡本字。」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二十四反切戶刮反頁碼第993頁,第2行,第1字述
面醜也。從女𠯑聲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十二下反切古𣴠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第2476頁,第6字許惟賢第1077頁,第11字
面靦也。
段注各本作面醜。今正。醜者,可惡也。與愧恥義隔。面靦者,詩云有靦面目是也。《面部》靦下曰:面見人也。面見人,如今人言無面目相見。其義彼此相成。此許例也。《爾雅》、《毛傳》皆云靦,𡜶也。此云𡜶,靦也。是之謂轉注。今人亦尙有羞𡜶𡜶之語。
从女。𠯑聲。
段注古𣴠切。十五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