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汉语字典 >

嫗的意思解释

女部14画左右结构U+5AD7

女部

14画

11画

左右结构

VAKK

VSRR

ZMJJ

41416

U+5AD7

53112512512515 撇点、撇、横、横、竖、横折、横、竖、横折、横、竖、横折、横、竖折/竖弯

的笔顺

意思解释


基本解释

母亲。

妇女的通称。

详细解释

名词

1.形聲。從女,區聲。本義:母親,媽媽。

2.同本義。

,母也。 《說文》夜哭。 《史記》東海莫賢知其母, 延年兄弟五人皆有吏材,至大官。 東海號曰:「萬石 嚴」。 《漢書》

mother;

3.老年婦女。

,今俗稱老婦曰 《正字通》顏夫人者,盈女也,國色也。 《公羊傳》

old woman;

4.婦女的通稱。

從少三十。 《南史 · 鄧鬱傳》家有老,嘗居於此。 明 · 歸有光《項脊軒志》獨與居。 清 · 周容《芋老人傳》

woman;

5.另見 yǔ。

y

基本解释

指禽类以身体孵卵。

和悦之色。

详细解释

1.以體相溫。

羽者伏。 《淮南子 · 原道》。注:「以氣剖卵也。」覆育萬物。 《禮記 · 樂記》。注:「氣曰煦,體曰嫗。」柳下惠不逮門之女。 《詩 · 巷伯傳》太子曰:顏子縮屋稱貞, 柳下而不亂,未若此翁白首不娶者也。 《北齊書》

嫗伏(鳥類以體孵卵)

warm;

2.養育;撫育。

以聲華嘔符掩萬民百姓。 《淮南子》

嫗育(生育撫養);嫗煦(生養覆育);嫗拊(撫卹)

bring up; rear;

3.另見 yù。

国语辞典解释


详细解释

1.母亲。

《说文解字 · 女部》:“妪,母也。”《汉书 · 卷九〇 · 酷吏传 · 严延年传》:“东海莫不贤知其母。延年兄弟五人皆有吏材,至大官。东海号曰‘万石严妪’。”

2.妇女的通称。

《南史 · 卷七六 · 隐逸传下 · 邓郁传》:“白日,神仙魏夫人忽来临降,乘云而至,从少妪三十……,年皆可十七八许。”

老妪。

两岸词典解释


详细解释

《书》年老的女人;泛指妇女。

老妪、少妪。

外语翻译


  • old woman, hag
  • beschützen, protektieren
  • vieille femme

康熙字典


康熙字典原文

正文

卷别 :正文・丑集下 部首:女部 )

廣韻》:衣遇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威遇切;《正韻》:依句切,𡘋音饇。說文》:母也。前漢・嚴延年傳》:延年兄弟五人皆大官,母號萬石嫗。

又,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委羽切;《正韻》:於語切,𡘋音傴。禮・樂記》:煦嫗覆育萬物。【註】天以氣煦之,地以形嫗之。亦訓老母。

又,《集韻》:墟侯切,音摳 —— 人名。𨻰有夏嫗夫。通作彄。

又,山名。山海經》:嫗山,其上多美玉,其下多金。

又,居侯切,音鉤 —— 義同。

注解

〔嫗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丑集下,康熙部首是女部

〔嫗〕字拼音是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女、區

〔嫗〕字造字法是形聲。從女,區聲。本义是母親,媽媽。

〔嫗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yù] ⑴ 母亲。⑵ 妇女的通称。 [y] ⑴ 指禽类以身体孵卵。⑵ 和悦之色。

说文解字
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十二下反切衣遇切頁碼412頁,第14

嫗母也。从女區聲。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二十四反切迓注反頁碼986頁,第4行,第1

嫗母也。從女區聲。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十二下反切衣遇切古音第一部頁碼2456頁,第4許惟賢1068頁,第9

嫗母也。

段注《樂記》。煦嫗覆育萬物。鄭曰:以氣曰煦。以體曰嫗。詩《毛傳》。桺下惠嫗不逮門之女。亦以體曰嫗之意。不逮門者,不及入門。《荀卿》所謂與後門者同衣卽此也。凡人及鳥生子曰乳。皆必以體嫗之。《方言》。伏雞曰抱。郭云:江東呼蓲。央富反。按蓲卽嫗也。母之呼嫗由此。《高帝本紀》曰:有一老嫗夜哭。

从女。區聲。

段注衣遇切。古音在四部。

©2025 在线词典网[www.zxcidian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在线词典网是专业的词语、成语、字典在线查询网站,本站数据仅供参考,最终以新华字典、汉语词典、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