褍
衤部14画左右结构U+890D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唐韻》、《集韻》𡘋多官切,音端。《說文》:衣正幅也。
又,《廣韻》:丁果切,音朶 —— 義同。
又,《集韻》:徒困切,音鈍 —— 衣長也。
义《玉篇》作𧞖。
注解
〔褍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申集下,康熙部首是衣部。
〔褍〕字拼音是duān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衤、耑。
〔褍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duān] ⑴ 衣服的正幅。⑵ 衣长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八上反切多官切頁碼第272頁,第17字續丁孫
褍
衣正幅。从衣耑聲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十六反切顚歡反頁碼第698頁,第6行,第2字述
衣正幅。從衣耑聲。
鍇注臣鍇曰:「正幅,幅不衺殺也。《春秋左傳》及《禮》所謂端委之衣。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八上反切多官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第1571頁,第2字許惟賢第688頁,第8字
衣正幅。
段注凡衣及裳不衺殺之幅曰褍。《左傳》端委。杜注。禮衣端正無殺故曰端。《周禮》。士有玄端,素端。鄭云:端者,取其正也。按褍者,正幅之名。非衣名。《巾部》㡏下曰:正褍裂。
从衣。耑聲。
段注多官切。十四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