凘
冫部14画左右结构U+51D8
意思解释
凘
sī基本解释
◎解冻后随水流动的冰块:“流~纷兮将来下。”
详细解释
名词
1.漂流的冰。
与女游兮河之渚,流凘纷兮将来下。
floating ice;
2.细碎的薄冰。
坐久吟移调,更长砚结凘。
trash ice;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古文: 𠗧
《唐韻》:息移切;《集韻》:山宜切;《韻會》:相支切;《正韻》:相咨切,𡘋音斯。《說文》:流冰也。从仌,斯聲。【徐曰】冰解而流也。《風俗通》:冰流曰凘,冰解曰冸。
又,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𡘋先齊切,音嘶 —— 義同。
又,《正韻》:息漬切,斯去聲 —— 義同。
注解
〔凘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子集下,康熙部首是冫部。
〔凘〕字拼音是sī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冫、斯。
〔凘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sī] ⑴ 解冻后随水流动的冰块:“流~纷兮将来下。”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十一下反切息移切頁碼第383頁,第12字續丁孫
凘
流仌也。从仌斯聲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二十二反切辛茲反頁碼第930頁,第1行,第2字述
流仌也。從仌斯聲。
鍇注臣鍇曰:「冰解而流也。《後漢書》曰:『河流澌不可渡也。』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十一下反切息移切古音第十六部頁碼第2281頁,第5字許惟賢第992頁,第11字
流仌也。
段注謂仌初結及已釋時隨流而行也。
从仌。斯聲。
段注息移切。十六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