瞏
外语翻译
- round
- abgeschieden, allein
- regard de terreur, solitaire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唐韻》、《正韻》:渠營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葵營切,𡘋音瓊。《說文》:目驚視也。《黃帝・素問》:少陽終者,百節皆縱,目瞏絕系。【註】直眂如驚貌。
义又,瞏瞏,無所依也。《詩・唐風》:獨行瞏瞏。【註】瞏,本作煢,又作焭。《正字通》與通。
义又,憂也。《詩・周頌》:瞏瞏在疚。《正字通》:今《詩》作嬛,字譌義同。〇【按】瞏與惸通。俗作㒌、𡞦、𠊫、𡦃,𡘋非。
又,《集韻》:旬宣切,音旋 —— 復返也。與還、𢕼𡘋同,通作旋。
《說文》:从目,袁聲。俗作睘,譌作𦊷。
注解
〔瞏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午集中,康熙部首是目部。
〔瞏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qióng、huán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罒、袁。
〔瞏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qióng] ⑴ 目惊。⑵ 古同“茕”,孤独。㈡ [huán] ⑴ 古同“还”,复返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四上反切渠營切頁碼第105頁,第10字續丁孫
瞏
異體睘
目驚視也。从目袁聲。《詩》曰:「獨行瞏瞏。」
附注郭沫若《金文叢攷・釋共》:「余謂瞏即玉環之初文,象衣之當胸處有環也。从目,示人首所在之處。」
附注《說文新證》:「金文从目,袁省聲,袁聲或省又形,目形或作𥄕,或以為有聲符的作用,恐非。戰國楚文字又省『環』形,訛變成从目、从衣。」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七反切葵名反頁碼第275頁,第7行,第1字述
目驚視也。從目袁聲。《詩》曰:「獨行瞏瞏。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四上反切渠營切古音第十四部頁碼第524頁,第1字許惟賢第235頁,第1字
目驚視也。
段注《唐風・毛傳》曰:睘睘,無所依也。許不从毛者,許說字非說經也。製字之本義則尒。於从目知之。
从目。袁聲。
段注渠營切。按袁聲當在十四部。《毛詩》與靑姓韵。是合音也。
詩曰:獨行睘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