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汉语字典 >

餍的意思解释

厂部15画半包围结构U+990D

厂部

15画

7画

半包围结构

形声字

DDWE 86,DDWV 98

MIKV

GGSO

71232

7441

8748

U+990D

131344344511534 横、撇、横、撇、点、点、撇、捺、点、横折、横、横、竖提、撇、点

𤞣𩩶𩪴

的组词的笔顺

意思解释


yàn

基本解释

吃饱。

满足。~足(多指私欲)。

详细解释

动词

1.形声。从食,厌声。本义:吃饱。

2.同本义。

其良人出,则必酒肉而后反(返)。 《孟子》

餍饫(饱食。也作厌饫);餍饱(吃饱);餍足(吃饱,饱足;满足)

be satiated;

3.使满足。

苟为后义而先利,不夺不 《孟子》

餍服(使人完全信服);餍见(饱见,多见);餍禄(享受厚禄)

satisfy;

外语翻译


  • be satiated, eat one's full
  • sasiété

康熙字典


康熙字典原文

正文

卷别 :正文・戌集下 部首:食部 )

廣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𡘋於豔切,音厭。玉篇》:飽也、足也。左傳・襄十六年》:以險徼幸者,其求無饜。孟子》:饜酒肉而後反。

又,通作厭。書・洛誥》:萬年厭于乃德。【註】厭,飫也。【釋文】厭,於豔反,徐於廉反。

又,《廣韻》:一鹽切;《集韻》:於鹽切;《正韻》:衣炎切,𡘋音懕 —— 義同。

吳棫《韻補》:《左傳・序》饜而飫之,《孟子》饜酒肉,或作𤞣書・洛誥》註飽也,亦作懕,通作厭。周禮・大司徒》〔註〕厭服于十二敎,疏云謂厭飫服行。又,〈賈山傳〉好善無饜〔《漢書・賈山傳》求善無饜〕,無音。孟子》不奪不饜,《左傳》貪惏無饜,有平、去二音。舊韻𤞣、饜、厭三字訓解不同,許於經傳有明音,卽依本音;如無明音,卽平、仄聲通使。毛氏曰:三字訓解不同,謂厭斁、厭禳、厭服、厭厭之類,當隨出處。若訓飽足者,平、去聲三字𡘋同,其閒字音獨異,如《孟子》不奪不饜有二音,至饜酒肉、饜足乃獨去音,皆合通押。按,本韻三字各出,如厭之爲斁,饜之爲飫,猶曰不同;如𤞣字直是省文,各出誤矣。互詳厭字註。

注解

〔饜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戌集下,康熙部首是食部

〔饜〕字拼音是yàn,半包围结构,可拆字为厭、食

〔饜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yàn] ⑴ 见“餍”。

说文解字
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五上反切於鹽切頁碼149頁,第6

異體𤡜

猒飽也。从𤮺从肰。

𤟶

𤟶猒或从㠯。

附注段玉裁注:「『厭』專行而『猒』廢矣……『猒』、『厭』古今字。」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九反切於潛反頁碼381頁,第1行,第1

𤟶飽也。從甘、肰。

鍇注臣鍇曰:「肰音然,犬肉也。會意。」

反切………頁碼381頁,第2行,第1

猒或從㠯。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五上反切於鹽切古音第七部頁碼806頁,第1許惟賢358頁,第6

𤟶飽也。足也。

段注足也二字依《韵會》增。淺人多改猒爲厭。厭專行而猒廢矣。猒與厭音同而義異。《雒誥》萬年猒于乃德。此古字當存者也。按飽足則人意倦矣。故引伸爲猒倦,猒憎。《釋詁》曰:豫射厭也是也。豫者,古以爲舒字。安也。亦緩也。《洪範》曰:豫曰急。豫猶怠也。猒厭古今字。猒饜正俗字。

从甘肰。

段注肰,犬肉也。此會意。於鹽切。古音在七部。

猒或从㠯。

段注㠯,用也。用之猶甘之也。

©2025 在线词典网[www.zxcidian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在线词典网是专业的词语、成语、字典在线查询网站,本站数据仅供参考,最终以新华字典、汉语词典、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