𩏬
韋部22画左右结构U+293EC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义《說文》韡本字。
注解
〔𩏬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戌集中,康熙部首是韋部。
〔𩏬〕字拼音是wěi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韋、𠌶。
〔𩏬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wěi] ⑴ 同“韡”。明盛貌。《説文•𠌶部》:“𩏬,盛也。从𠌶,韋聲。《詩》曰:‘萼不𩏬𩏬。’”邵瑛羣經正字:“今經典作韡。”《正字通•韋部》:“韡,《説文》本作𩏬。”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六下反切于鬼切頁碼第200頁,第3字續丁孫
𩏬
異體韡
盛也。从𠌶韋聲。《詩》曰:「萼不𩏬𩏬。」
附注邵瑛羣經正字:「今經典作韡。」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十二反切于鬼反頁碼第510頁,第6行,第1字述
盛也。從𠌶韋聲。《詩》曰:「萼不𩏬𩏬。」
鍇注臣鍇曰:「華葉之盛也,故曰:『棠椂之華,鄂不𩏬𩏬。』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六下反切于鬼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第1096頁,第4字許惟賢第484頁,第8字
盛也。
段注《小雅》傳曰:韡韡,光明也。
从𠌶。韋聲。
段注于鬼切。十五部。
詩曰:咢不𩏬𩏬。
段注咢各本作萼。俗字也。今正。今詩作鄂,亦非也。毛云:咢猶咢咢然,言外發也。鄭云:承華者曰咢。皆取咢布之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