𦺋
⺿部16画上下结构U+26E8B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唐韻》:蘇老切,音掃。《爾雅・釋草》:蔜𦺋𧃒。
又,《集韻》:疎鳩切,音搜。《廣韻》:雞腸草。
注解
〔𦺋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申集上,康熙部首是艸部。
〔𦺋〕字拼音是sǎo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艹、㛮。
〔𦺋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sǎo] ⑴ sǎo ㄙㄠˇ [~𧃒]即“繁縷”,又名“鵝腸草”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一下反切蘇老切頁碼第21頁,第24字續丁孫
𦺋
異體䕅
艸也。从艸㛮聲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二反切思討反頁碼第81頁,第1行,第1字述
艸也。從艸嫂聲。
鍇注臣鍇曰:「今繁縷草。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一下反切蘇老切古音第三部頁碼第126頁,第3字許惟賢第54頁,第9字
艸也。
段注《釋艸》曰:𦽠,𦺋𧃒。未知許𣃔句如此否。
从艸。㛮聲。
段注蘇老切。古音在三部。《說文》無𦽠字者。葢所據衹作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