堫
土部12画左右结构U+582B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廣韻》:子紅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祖叢切,𡘋音椶。《說文》:種也。一曰內其中也。一曰不耕而種。或作䎫。
又,《廣韻》:楚江切;《集韻》:初江切,𡘋音囪 —— 義同。
注解
〔堫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丑集中,康熙部首是土部。
〔堫〕字拼音是zōng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土、㚇。
〔堫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zōng] ⑴ 栽种。⑵ 以此入彼中。⑶ 不耕而种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十三下反切子紅切頁碼第453頁,第13字續丁孫
堫
穜也。一曰內其中也。从土㚇聲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二十六反切子紅反頁碼第1064頁,第7行,第3字述
種也。從土㚇聲。一曰内其中。
鍇注臣鍇曰:「種,内子於土中也。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十三下反切子紅切古音第九部頁碼第2734頁,第6字許惟賢第1189頁,第1字
穜也。
段注穜者,埶也。堫者,以禾穜入土也。《廣雅》曰:䎫,𦔉也。卽堫,穜字之異體也。
从土㚇聲。
段注子紅切。九部。
一曰內其中。
段注引申之義。謂以此入彼中皆得曰堫也。大𨮝中木謂之鍃,杵臼謂之舂。亦此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