𢧤
戈部14画半包围结构U+229E4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唐韻》:直一切;《集韻》:直質切,𡘋音秩。《說文》:大也。
注解
〔𢧤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卯集中,康熙部首是戈部。
〔𢧤〕字拼音是zhì,半包围结构,可拆字为戜、大。
〔𢧤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zhì] ⑴ 盛;大。后作“秩”。《説文•大部》:“𢧤,大也……讀若《詩》‘𢧤𢧤大猷’。”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十下反切直質切頁碼第343頁,第1字續丁孫
𢧤
異體𢧜、𡙮
大也。从大𢧄聲。讀若《詩》「𢧤𢧤大猷」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二十反切遲匹反頁碼第834頁,第4行,第1字述
大也。從大戜聲。讀若《詩》「𢧜𢧜大猷」。
鍇注臣鍇曰:「今《詩》借秩。」
鍇注又按:《山海經》:「海外東有𢧜國。」又曰:「民不績衣不耕食也。」鐡從此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十下反切直質切古音第十二部頁碼第1969頁,第2字許惟賢第861頁,第3字
大也。
段注此謂秩秩然之大也。《地理志》四驖作四𢧤。
从大。𢧄聲。讀若詩𢧜𢧜大猷。
段注《小雅・巧言》文𢧤𢧤當作秩秩。今《毛詩》正作秩秩。傳曰:秩秩,進知也。呈在十一部。秩在十二部。古合音爲冣近。是以𢧤讀如秩。直質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