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汉语字典 >

戴的意思解释

戈部17画半包围结构U+6234

戈部

17画

13画

半包围结构

形声字

FALW

JIWTC

EHEO

43850

2071

2087

U+6234

12125121122134534 横、竖、横、竖、横折、横、竖、横、横、竖、竖、横、撇、点、斜钩、撇、点

𨚵

的组词的笔顺

意思解释


dài

基本解释

加在头、面、颈、手等处。~帽子。披星~月。~圆履方。不共~天。

尊奉,推崇,拥护。~仰。爱~。拥~。感恩~德。

姓。

详细解释

名词

1.形声。本义:增益。

2.同本义。

分物得增益曰 《说文》。段玉裁注:“引申之凡加于上皆曰戴。”

gain;

3.古国名。故址在今河南省民权县东。

宋人、 蔡人、 卫人伐 《春秋》

Dai State;

动词

1.加在头、颈、面、肩上、胸上。

,覆也。 《尔雅》日抱 《孝经 · 援神契》。注:“在上曰戴。”胜降于桑。 《礼记 · 月令》垂发白。 《后汉书 · 邓禹传》。注:“戴白,父母也。”颁白者(老人)不负于道路矣。 《孟子 · 梁惠王上》其苍,地履其黄。 清 · 梁启超《饮冰室合集》朱缨宝饰之帽。 明 · 宋濂《送东阳马生序》闻喜宴独不花。 宋 · 司马光《训俭示康》

戴笠(戴斗笠);戴头识脸(有身分,有面子;很有派头);戴巾的(指士大夫阶级);戴假发;戴耳环;戴金戒指;戴盆(将盆覆戴在头上);披星戴月(顶着星星和月亮);戴白(满头都是斑白的发丝。形容人老);她洗了手套,发现它们戴不上了

wear; put on;

2.拥护,从各方面给予支持。

庶民不忍,欣武王。 《国语 · 周语上》

爱戴;戴情(感激他人的诚意);戴仰(拥戴仰望);拥戴(拥护推戴)

support;

3.敬奉,尊奉 。

戴日(敬奉太阳);戴德(感戴恩德)

respect;

国语辞典解释


dài

详细解释

1.把东西附加在头、面、胸、臂等处。

戴花、戴帽子、戴眼镜。

2.以头顶著。

《文选 · 何晏 · 景福殿赋》:“迫而察之,若仰崇山而戴垂云。”

披星戴月、不共戴天之仇。

3.拥护、推崇。

《文选 · 张衡 · 东京赋》:“息肩于大汉,而欣戴高祖。”

爱戴、拥戴。

姓。如汉代有戴德、戴圣,治《礼记》传世,世称为“大戴”、“小戴”。

两岸词典解释


dài

详细解释

1.头顶著。

戴帽子、披星戴月。

2.把东西附加在身体某部位。

戴勋章、戴耳环、戴眼镜。

3.尊奉;拥护。

拥戴、爱戴。

4.承受;感恩。

感恩戴德、士民感戴。

5.姓。

外语翻译


  • wear on top; support
  • tragen, anziehen (V)
  • mettre, porter (des lunettes, des gants, un chapeau)​, respecter, (nom de famille)​

康熙字典


康熙字典原文

正文

卷别 :正文・卯集中 部首:戈部 )

古文: 𢨇

唐韻》:都代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丁代切,𡘋𪒴去聲。說文》:分物得增益曰戴。一曰首戴也。廣韻》:荷戴也。書・大禹謨》:衆非元后何戴。孟子》:頒白者不負戴於道路矣。

又,《爾雅・釋地》:途出其前戴丘。【疏】道過丘南,若爲道負戴。

又,値也。禮・喪大記》:君纁戴六。【註】戴之言値也。爾雅・釋地》:戴日爲丹穴。【註】値也。【疏】値日之下,其處名丹穴。

又,《諡法》:典禮無愆曰戴。左傳・隱三年》:其娣戴嬀生桓公。【註】戴謂諡。

又,姓。出濟北,本宋戴穆公後。

又,或作載。禮・月令》:載靑旂。詩・周頌》:載弁俅俅。【音義】如字。又,與戴同。

又,《韻會》作代切,音再 —— 地名。春秋・隱十年》:宋人,蔡人,衞人伐戴。【註】戴國,今陳留外黃縣東南有戴城。【釋文】戴音再。

注解

〔戴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卯集中,康熙部首是戈部

〔戴〕字拼音是dài,半包围结构,可拆字为𢦏、異,五行属

〔戴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本义是增益。

〔戴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dài] ⑴ 加在头、面、颈、手等处⑵ 尊奉,推崇,拥护⑶ 姓。

说文解字
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三上反切都代切頁碼81頁,第2

𢨚

異體

𢨚分物得增益曰戴。从異𢦔聲。

𢨇

𢨇籀文戴。

附注林義光《文源》:「此義經傳無用者。戴相承訓為頭載物,當即本義。」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五反切都愛反頁碼224頁,第6行,第1

𢨇分物得増益曰戴。從異𢦏聲。

鍇注臣鍇曰:「是分物得益也。《史》陳平分社肉曰:『使平宰天下如分此肉矣,衆喜而戴之也。』會意。」

反切………頁碼224頁,第7行,第1

籒文戴。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三上反切都代切古音第一部頁碼418頁,第2許惟賢188頁,第5

𢨇分物得增益曰戴。

段注《釋訓》曰:蓁蓁,孽孽,戴也。《毛傳》云:蓁蓁,至盛皃。孽孽,盛飾。是皆謂加多也。引伸之凡加於上皆曰戴。如土山戴石曰崔嵬,石山戴土曰𥕅是也。又與載通用。言其上曰戴。言其下曰載也。《釋山》或本。石載土謂之崔嵬。土載石爲砠。謂石載於土,土載於石則與《毛傳》不異也。《周頌》載弁俅俅,《月令》載青旗皆同戴。

从異。𢦒聲。

段注都代切。一部。

𢨇,籒文戴。

段注弋聲,𢦒聲同在一部。葢非从戈也。

©2025 在线词典网[www.zxcidian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在线词典网是专业的词语、成语、字典在线查询网站,本站数据仅供参考,最终以新华字典、汉语词典、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