鰋
魚部20画左右结构U+9C0B
外语翻译
- sheat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廣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於幰切;《集韻》:隱幰切,𡘋音偃。《爾雅・釋魚》鰋〔註〕:今鰋額白魚。《詩・小雅》:魚麗于罶,鰋鯉。《正字通》:一說鰋身圓,白額,性好偃,腹平著地,故名。○【按】《說文》本作𩷑,鮀也;鮀,鮎也。《詩・小雅》〔毛傳〕:鰋,鮎也。《六書故》曰:《爾雅》鯉鱣鰋鮎鯊鮀,各舉六物,讀者以鱣釋鯉、鮎釋鰋、鮀釋鯊。毛氏、《說文》皆蹈此誤,𡘋以鰋爲鮎;《說文》又幷以鮀爲鮎,尤非。
注解
〔鰋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亥集中,康熙部首是魚部。
〔鰋〕字拼音是yǎn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魚、匽。
〔鰋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yǎn] ⑴ 鲇鱼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十一下反切於幰切頁碼第388頁,第3字續丁孫
𩷑
鮀也。从𤋳妟聲。
鰋
𩷑或从匽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二十二反切依遠反頁碼第939頁,第6行,第2字述
鮀也。從魚妟聲。
反切………頁碼第939頁,第7行,第1字述
𩷑或從匽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十一下反切於幰切古音第十四部頁碼第2311頁,第3字許惟賢第1006頁,第1字
鮀也。
段注謂之𩷑者,以其偃頟也。偃者,仰也。玉裁按鮀也乃鮎也之誤。𡚶人所改也。
从魚。妟聲。
段注於幰切。十四部。
𩷑或从匽。
段注今《經典》皆如此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