釦
国语辞典解释
釦扣
kòu详细解释
名
◎衣服的钮扣。
《新唐书 · 卷二二〇 · 东夷传 · 高丽传》:“王服五采,以白罗制冠,革带皆金扣。”
动
◎用金属装饰器物。
《后汉书 · 卷一〇 · 皇后纪上 · 和熹邓皇后纪》:“其蜀、汉扣器九带佩刀,并不复调。”唐 · 章怀太子 · 注:“扣,以金银缘器也。”
外语翻译
- button; buckle, clasp; engrave
- Knopf, Schaltfläche (S)
- boutonner, attacher, retourner (qch), arrêter (qqn), confisquer, déduire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唐韻》、《正韻》:苦厚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去厚切,𡘋音口。《說文》:金飾器口也。《後漢・鄧皇后紀》:其蜀漢釦器九帶佩刀,𡘋不復調。【註】釦,音口 —— 以金銀緣器也。
义又,鏤也。班固〈西都賦〉:𤣥墀釦砌。【註】墀,階也。以桼飾階,釦砌,鏤砌也。揚雄〈蜀都賦〉:雕鐫釦器,百伎千工。
义又,《韻會》:歡動也。〈吳語〉:三軍皆譁釦以振旅。【註】譁釦,讙呼也。韋昭曰:釦,猶叩也、
又,《集韻》:丘堠切,音𡨥 —— 義同。
义又,《正字通》:俗謂衣紐曰釦。
注解
〔釦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戌集上,康熙部首是金部。
〔釦〕字拼音是kòu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釒、口。
〔釦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kòu] ⑴ 衣紐⑵ 以金玉等裝飾器物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十四上反切苦厚切頁碼第466頁,第3字續丁孫
釦
金飾器口。从金从口,口亦聲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二十七反切懇走反頁碼第1091頁,第3行,第2字述
金飾器口。從金、口,口亦聲。
鍇注臣鍇曰:「若今金銀稜器也。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十四上反切苦厚切古音第四部頁碼第2819頁,第10字許惟賢第1226頁,第9字
金飾器口。
段注謂以金涂器口。許所謂錯金。今俗所謂鍍金也。漢舊儀。大官尙食。用黃金釦器。中官私官尙食。用白銀釦器。《後漢・和熹鄧皇后紀》。蜀漢釦器。班固《西都賦》。玄墀釦切。謂金涂門限也。切者,門限。《吳語》。三軍皆譁釦以振旅。韋曰:譁釦,喧呼。此釦乃叚借字。
从金口。
段注會意。
口亦聲。
段注苦厚切。四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