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汉语字典 >

鞅的意思解释

革部14画左右结构U+9785

革部

14画

5画

左右结构

形声字

AFMD

TJLBK

EELG

45580

7248

8717

U+9785

12212511225134 横、竖、竖、横、竖、横折、横、横、竖、竖、横折、横、撇、捺

的组词的笔顺

意思解释


基本解释

古代用马拉车时套在马颈上的皮套子。

详细解释

名词

1.形声。从革,央声。旧读作 yǎng。革,去了毛的兽皮。本义:套在马颈或马腹上的皮带。

2.同本义。

,颈靼也。 《说文》璁珑走钿车。 杜牧《街西长句》诗

鞅绊(拘系马腹和马脚的绳带);鞅轭(马驾具);鞅勒(套马的绳带和勒马的索)

martingale;

3.借指车马。

野外罕人事,穷巷寡轮 陶潜《归园田居》

carriages and horses;

4.姓。

5.另见 yàng。

基本解释

〔牛~〕牛拉东西时架在脖子上的器具。

详细解释

形容词

1.通“怏”。郁郁不乐的样子。

心常 《汉书 · 高帝纪》居常 《汉书 · 韩信传》。注:志不满也。”

sad;

2.另见 yāng。

国语辞典解释


详细解释

1.套在马颈上,用以驾车的皮带。

《左传 · 襄公十八年》:“大子抽剑断鞅乃止。”

2.泛指车马。

晋 · 陶渊明《归园田居》诗五首之二:“野外罕人事,穷巷寡轮鞅。”

不满意的样子。参见“鞅鞅”条。

详细解释

(一)之又音。

两岸词典解释


详细解释

古代指套在拉车的马或牛颈上的皮带。

详细解释

牛拉东西时,架在牛颈上的曲木挽具。

牛鞅子。

外语翻译


  • leather strap over horse's neck
  • Martingal , Yang (Eig, Fam)
  • Martingale (calcul stochastique)​

康熙字典


康熙字典原文

正文

卷别 :正文・戌集中 部首:革部 )

唐韻》:於兩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倚兩切,𡘋音怏。說文》:頸組也。廣韻》:牛羈也。左傳・襄十八年》:抽劒斷鞅。釋名》:鞅,嬰也。喉下稱嬰,言纓絡之也;其下飾樊纓,其形樊樊而上屬纓也。

又,《詩・小雅》:或王事鞅掌。【傳】鞅掌,失容也。【箋】鞅,猶何也。掌謂捧之也 —— 負何捧持以趨走,言促遽也。【疏】《》以鞅掌爲煩勞之狀,故云失容,言事煩鞅掌,然不暇爲容儀也。今俗語以職煩爲鞅掌,其言出於此。鄭以鞅掌爲事煩之實,故言「鞅,猶荷也」。鞅讀如馬鞅之鞅,以負荷物則須鞅持之,故以鞅表負荷也。

又,人名。左傳》:晉有士鞅。

又,揚子《方言》:强也、懟也。史記・韓信傳》居常鞅鞅,通作怏。

又,《集韻》:於良切,音央 —— 馬頸革。

又,於郎切,音鴦。博雅》:鞅㒺,無賴也。

又,於亮切,音怏 —— 馬駕之具也。

注解

〔鞅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戌集中,康熙部首是革部

〔鞅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yāng、yàng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革、央,五行属

〔鞅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革,央声。旧读作 yǎng.革,去了毛的兽皮。本义是套在马颈或马腹上的皮带。

〔鞅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yāng] ⑴ 古代用马拉车时套在马颈上的皮套子。 [yàng] ⑴ 〔牛~〕牛拉东西时架在脖子上的器具。

说文解字
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三下反切於兩切頁碼85頁,第16

鞅頸靼也。从革央聲。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六反切隱唱反頁碼235頁,第5行,第2

鞅頸靼也。從革央聲。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三下反切於兩切古音第十部頁碼440頁,第3許惟賢198頁,第8

鞅頸靼也。

段注《釋名》。鞅,嬰也。喉下稱嬰。言嬰絡之也。按劉與許合。杜云在腹曰鞅。恐未然也。《小雅》鞅掌。毛曰:失容也。

从革。央聲。

段注於兩切。十部。

©2025 在线词典网[www.zxcidian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在线词典网是专业的词语、成语、字典在线查询网站,本站数据仅供参考,最终以新华字典、汉语词典、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