僛
亻部14画左右结构U+50DB
国语辞典解释
僛
qī详细解释
形
◎摇曳倾斜的样子。
《说文解字 · 人部》:“僛,醉舞貌。”《诗经 · 小雅 · 宾之初筵》:“乱我笾豆,屡舞僛僛。”宋 · 赵彦端《诉衷情 · 洗妆僛舞傍清尊》词:“洗妆僛舞傍清尊,霏雨澹黄昏。”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唐韻》:去其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丘其切,𡘋音欺。《說文》:醉舞貌。《詩・小雅》:屢舞僛僛。【註】傾側狀。凡不能自正者,皆謂之僛。通作敧。
注解
〔僛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子集中,康熙部首是人部。
〔僛〕字拼音是qī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亻、欺。
〔僛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qī] ⑴ 〔~~〕a。摇晃着身子;b。不整齐,如“城云如雪柳~~。”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八上反切去其切頁碼第264頁,第12字續丁孫
僛
醉舞皃。从人欺聲。《詩》曰:「屢舞僛僛。」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十五反切遣之反頁碼第679頁,第4行,第1字述
醉舞皃。從人欺聲。《詩》曰:「屢舞僛僛。」
鍇注臣鍇曰:「僛,欹傾也。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八上反切去其切古音第一部頁碼第1519頁,第3字許惟賢第667頁,第2字
醉舞皃。
段注賓之初筵曰:婁舞僛僛。傳曰:僛僛,舞不能自止也。
从人。欺聲。
段注去其切。一部。
詩曰:屢舞僛僛。
段注屢當作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