𣉩
日部14画上中下结构U+23269
意思解释
𣉩
yà基本解释
①同“亞”。《説文•亞部》:“𣉩,闕。”王筠句讀:“其為亞之分别文。”
②姓。也作“𣇩”。《集韻•禡韻》:“𣉩,姓也。”《字彙補•日部》:“𣉩,與𣇩同。見《説文》。”按:《通志•氏族略五》有“𣇩氏”。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備考
义《字彙補》:與𣇩同。
注解
〔𣉩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備考・辰集,康熙部首是日部。
〔𣉩〕字拼音是yà,上中下结构,可拆字为亞、八、日。
〔𣉩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yà] ⑴ 同“亞”。《説文•亞部》:“𣉩,闕。”王筠句讀:“其為亞之分别文。”⑵ 姓。也作“𣇩”。《集韻•禡韻》:“𣉩,姓也。”《字彙補•日部》:“𣉩,與𣇩同。見《説文》。”按:《通志•氏族略五》有“𣇩氏”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十四下反切衣駕切頁碼第483頁,第11字續丁孫
𣉩
異體𣇩
闕。
附注鈕樹玉校議:「汗簡以為惡字。」王筠句讀:「其為亞之分別文。」
蔣注《玉篇》:𣇩,烏訝切,姓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二十八反切恩罵反頁碼第1127頁,第7行,第1字述
闕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十四下反切衣駕切古音第-部頁碼第2950頁,第2字許惟賢第1282頁,第4字
闕。
段注謂形音義之說皆闕也。大徐衣駕切。按襾字讀如𣇩,則其音傳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