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汉语字典 >

攠的意思解释

扌部22画左右结构U+6520

扌部

22画

19画

左右结构

RYSD 86,ROSD 98

QICY QIDY

DTFK

50011

U+6520

1214131234123421112111 横、竖钩、提、点、横、撇、横、竖、撇、点、横、竖、撇、捺、竖、横、横、横、竖、横、横、横

的笔顺

意思解释


基本解释

钟因受撞击而发光的部位。

基本解释

消灭:“东~乌桓。”

基本解释

古同“摩”,摩擦;切磋。

国语辞典解释


详细解释

钟受撞击之处。

《周礼 · 冬官考工记 · 凫氏》:“钟带谓之篆,篆间谓之枚,枚谓之景,于上之攠谓之隧。”

两岸词典解释


详细解释

《书》钟因受撞击而磨损发光的地方。

康熙字典


康熙字典原文

正文

卷别 :正文・卯集中 部首:手部 )

集韻》、《韻會𡘋忙皮切,音糜 —— 弊也,鐘受擊處。周禮・冬官・考工記・鳧氏》:于上之攠謂之隧。【註】于,鐘脣之上祛也;攠所擊之處靡弊也,窪而生光,有似夫隧。

又,《集韻》:莫臥切,磨去聲 —— 義同。

又,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𡘋眉波切 —— 同「摩」。見摩字註。

注解

〔攠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卯集中,康熙部首是手部

〔攠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mí、mǐ、mó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扌、靡

〔攠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mí] ⑴ 钟因受撞击而发光的部位。 [mǐ] ⑴ 消灭:“东~乌桓。” [mó] ⑴ 古同“摩”,摩擦;切磋。

说文解字
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十二上反切許爲切頁碼408頁,第15

𪎮

異體

𪎮旌旗,所以指麾也。从手靡聲。

附注段玉裁注:「俗作麾。」《廣韻・支韻》:「𪎮,亦作麾。」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二十三反切毀爲反頁碼979頁,第6行,第2

𪎮旌旗所以指麾也。從手靡聲。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十二上反切許爲切古音第十七部頁碼2440頁,第3許惟賢1061頁,第6

𪎮旌旗。

段注巾車曰:木路建大麾。鄭云:大麾不在九旗中。以正色言之則黑。夏后氏所建。按凡旌旗皆得曰𪎮。故許以旌旗釋𪎮。叚借之字作戲。《淮陰矦傳》、《項羽本紀》皆曰戲下是也。

所㠯指𪎮也。

段注說从手之意。凡旗之所指曰指𪎮。師之耳目,在乎旗𡔷也。《坶誓》曰:右秉白旄以麾。《小雅》曰:麾之以肱。

从手。靡聲。

段注許爲切。古音在十七部。俗作麾。

©2025 在线词典网[www.zxcidian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在线词典网是专业的词语、成语、字典在线查询网站,本站数据仅供参考,最终以新华字典、汉语词典、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