搚
扌部13画左右结构U+641A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集韻》:迄業切 —— 同「拹」,或作㩉。詳拹字註。
又,《唐韻》:盧合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落合切 —— 𡘋與拉同。《公羊傳・莊元年》:搚幹而殺之。【註】搚,折聲也。
又,《唐韻》:盧盍切,音𦠼 —— 義同。
又,《集韻》:虛欠切,險去聲 —— 引從也。
注解
〔搚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卯集中,康熙部首是手部。
〔搚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lā、xié、xiàn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扌、脅。
〔搚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lā] ⑴ 古同“拉”,折断:“于其乘焉,~幹而杀之。”㈡ [xié] ⑴ 古同“拹”。㈢ [xiàn] ⑴ 引从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十二上反切虛業切頁碼第403頁,第31字續丁孫
拹
摺也。从手劦聲。一曰拉也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二十三反切虛業反頁碼第969頁,第6行,第2字述
摺也。從手劦聲。一曰擸也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十二上反切虛業切古音第七部頁碼第2406頁,第1字許惟賢第1045頁,第10字
摺也。
段注《公羊傳》曰:使公子彭生送桓公。於其乘焉。拹幹而殺之。幹者,脅骨也。何曰:拹者,折聲也。拹或作搚者,或體也。或作拉者,叚借字也。
从手。劦聲。
段注虛業切。七部。
一曰拉也。
段注上文曰:拉者,摧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