锁
意思解释
锁鎖
suǒ基本解释
①加在门窗、器物等开合处或连接处,必须用钥匙、密码、磁卡等才能打开的金属装置。门~。密码~。~钥。
②用锁锁住。把门~上。
③链子;链条。~链。枷~。长命~。
④关闭;幽闭。闭关~国。经济封~。
⑤紧皱;蹙紧。愁眉深~。
⑥一种缝纫方法,用线顺着布边或扣眼密缝。~边。~扣眼。
⑦姓。
详细解释
名词
1.形声。
2.置于可启闭的器物上,以钥匙或暗码(如字码机构、时间机构、自动释放开关、磁性螺线管等)打开的扣件。
柄铁折叠环复,如锁上练,引之长丈许。
锁管(锁簧插入的锁身);锁孔(锁眼);锁梃儿(锁的销子);上锁
lock;
3.一种用铁环钩连而成的刑具。
若见鬼把椎锁绳纆,立守其旁。
锁靠(束缚手腕的刑具);锁韁(枷锁和韁绳)
iron chain;
4.链子。
俄有赤龙长千余尺,电目血舌,朱鳞火鬣,项掣全锁,锁牵玉柱,千雷万霆,激绕其身。
锁子(锁链);锁甲(锁子铠,锁子错甲,即锁子甲)
chain;
5.姓。
动词
1.加锁,用锁锁住。
长安布衣淮比数,反锁衡门守环堵。
锁闭(加锁关闭);锁禁(关锁禁闭);锁锢(关销禁闭);锁院(科举考试时,为防作弊,封锁试场之门,称为“锁院”。宋代有机密则锁闭院门上奏。因又称机密之奏为锁院)
lock up;
2.紧缩而形成皱纹 。
锁黛(美女锁眉头);双眉紧锁
knit;
3.缝制 。
锁边;锁眼
lockstitch;
4.束缚。
僧辩既入,背泉而坐,曰:“ 鲍郎有罪,令旨使我锁卿,卿勿以故意见期。”因出令示 泉,锁之床下。
锁缚(用铁链或绳索捆缚);锁索(用铁链系束);锁士(囚禁的士人)
tie;
5.封闭;封锁 。
锁印(年终封印停止办公);锁国
block; seal; close;
外语翻译
- lock, padlock; shackles, chains
- Schloss (S, Tech), abschließen, verschließen (V), einlochen, einsperren (V), Suo (Eig, Fam)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唐韻》、《正韻》:蘇果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損果切,𡘋音瑣。《說文》:鐵鎖,門鍵也。《集韻》:鋃鐺也。《前漢・王莽傳》:以鐵鎖琅當其頸。【註】琅當,長鏁也。〈班固・敘傳〉:繫名聲之韁鎖。《抱朴子・逸民卷》:屈龍淵爲錐鎖之用。
义又,《正字通》:鎖子甲,五環相互,一環受鏃,諸環拱護,故箭不能入。杜甫詩:雨拋金鎖甲。
义《集韻》或作。
注解
〔鎖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戌集上,康熙部首是金部。
〔鎖〕字拼音是suǒ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釒、𧴪。
〔鎖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suǒ] ⑴ 加在門窗、器物等開合處或連接處,必須用鑰匙、密碼、磁卡等才能打開的金屬裝置⑵ 用鎖鎖住⑶ 鏈子;鏈條⑷ 關閉;幽閉⑸ 緊皺;蹙緊⑹ 一種縫紉方法,用線順著布邊或扣眼密縫⑺ 姓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十四上反切穌果切頁碼第470頁,第22字續丁孫
鎖
異體鎻
𨮯鎖,門鍵也。从金𧴪聲。
附注鄭珍新附考:「鎖,本作瑣。从金,俗加。」
白话解释
锁,铜键做的门锁。字形采用“金”作边旁,“”作声旁。
字形解说
此字始見於篆文。篆文及楷書字形皆為從金、聲。「金」為金粒,作為形符,表示義與金屬有關;「
」為貝殼碰撞的聲音,於此作為不示義的聲符,表示音讀。在六書中屬於形聲。大陸通行規範字作「锁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