䅌
禾部12画左右结构U+414C
外语翻译
- stalk (stem) of wheat or rice plant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唐韻》:古淵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圭淵切,𡘋音涓。《說文》:麥莖也。
义又作𧆇。潘岳〈射雉賦〉:闚䦓𧆇葉。或作𪌭。
注解
〔䅌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午集下,康熙部首是禾部。
〔䅌〕字拼音是juān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禾、肙。
〔䅌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juān] ⑴ 稻、麦的茎。《説文•禾部》:“䅌,麥莖也。”《正字通•禾部》:“䅌,禾稻之莖皆曰䅌。”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七上反切古玄切頁碼第230頁,第12字續丁孫
䅌
麥莖也。从禾肙聲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十三反切弓玄反頁碼第588頁,第5行,第1字述
麥莖也。從禾,從肙聲。
鍇注臣鍇按:潘岳《射雉賦》曰「窺覘䅌葉」是也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七上反切古玄切古音第十四部頁碼第1302頁,第1字許惟賢第570頁,第1字
麥莖也。
段注麥莖光澤娟好。故曰䅌。一作𧆇。潘岳《射雉賦》曰闚䦓𧆇葉是。
从禾。肙聲。
段注古玄切。十四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