䇣
⺮部11画上下结构U+41E3
外语翻译
- bamboo with white bark, (same as U+7C4B) tongs; pincers; tweezers, weary; tired; fatigued, small box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玉篇》:乃叶切;《類篇》:諾叶切;《海篇》:音聶 —— 竹名。揚雄〈蜀都賦〉:其竹則籦籠䇣𥯑。《正字通》:䇣𥯑,竹名,皮白如霜,大者宜爲篙。
义又,《篇海》:竹䇣,小箱也。
义亦作鉩、籋、銸。
注解
〔䇣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未集上,康熙部首是竹部。
〔䇣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nà、nèi、yǐ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𥫗、尒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五上反切尼輒切頁碼第144頁,第36字續丁孫
籋
異體䇣
箝也。从竹𤕨聲。
鉉注臣鉉等曰:𤕨非聲,未詳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九反切女攝反頁碼第370頁,第5行,第1字述
箝也。從竹爾聲。
鍇注臣鍇曰:「今俗作鑷。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五上反切尼輒切古音第十五、十六部頁碼第779頁,第4字許惟賢第347頁,第11字
箝也。
段注二字雙聲。夾取之器曰籋。今人以銅鐵作之。謂之鑷子。
从竹。爾聲。
段注尼輒切。古音十五十六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