髢
国语辞典解释
髢
详细解释
◎“鬄”的异体字。
外语翻译
- wig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唐韻》、《集韻》𡘋他計切,音替。《說文》與鬄同,髲也。《詩・鄘風》:不屑髢也。【疏】髢,一名髲。髲,益髮也 —— 言人髮少,聚他人髮益之也。《禮・曲禮》:斂髮毋髢。【註】無垂餘如髲也。《左傳・哀十七年》:初,公自城上見已氏之妻髮美㊟〔「已氏」當作「己氏」。原作:初,公自城上見己氏之妻髮美〕,使髡之,以爲呂姜髢。《類篇》或作𩬲、髰。
又,《廣韻》:特計切;《集韻》:大計切,𡘋音弟。又,《集韻》:思積切,音惜 —— 義𡘋同。
考證
《禮・曲禮》斂髮毋髢。〔註〕無垂餘如髲也。
謹照原文無改毋。
注解
〔髢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亥集上,康熙部首是髟部。
〔髢〕字拼音是dí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髟、也。
〔髢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dí] ⑴ 同“鬄”,假发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九上反切先彳切、大計切頁碼第298頁,第8字續丁孫
鬄
髲也。从髟易聲。
髢
鬄或从也聲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十七反切思益反頁碼第743頁,第6行,第1字述
髪也。從髟易聲。
鍇注臣鍇按:《周禮》「追師:掌王后之首服,爲副、編、次」注云:「副,覆首以爲飾,其遺象若今步揺服之,從王祭祀。編,列髮爲之,若今假紒服之以桑也。次,次第髮長短爲之,所謂髲髢,服以見王,燕居則纚笄總而已。《詩》所謂『鬒髪如雲,不屑鬄也。』」臣以爲副若今之釵,先爲髲髢覆首,上釵爲鳳雉形,口銜步揺者也。編若今編梳次第卷髮,編列爲之。次即今髲也。𭄘熈《釋名》:「鬄,剔刑人髮爲之髲,則以續。」鬄則全假爲之也。
反切………頁碼第744頁,第2行,第1字述
鬄或從髟也聲。
鍇注臣鍇曰:「《春秋左傳》:衞公出見吕氏之妻髪美,以爲吕姜髢。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九上反切大計切、先彳切古音第十六部頁碼第1705頁,第3字許惟賢第747頁,第4字
髲也。
段注《庸風》。不㞕髢也。箋云:髢,髲也。不絜者不用髲爲善。《左傳》。衞莊公見己氏之妻髮美。使髡之。以爲呂姜髢。按鬄與𩮜義別。音亦有異。
从髟。易聲。
段注大計切。古音在十六部。从易爲正。大徐又載先彳切。誤。
鬄或从也聲。
段注古易聲在十六部。也聲在十七部。合韵冣近。此字今音大計切。於也聲得之。地亦也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