濇
氵部16画左右结构U+6FC7
外语翻译
- astringent; harsh, rough; uneven
- Gatter, Gitterrost (S)
- grinçant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廣韻》:所立切;《集韻》:殺測切,𡘋音色 —— 不滑也。《淮南子・要略》:瀸濇肌膚。
又,《唐韻》:色立切,音澀 —— 義同。
注解
〔濇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巳集上,康熙部首是水部。
〔濇〕字拼音是sè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氵、嗇。
〔濇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sè] ⑴ 同“涩”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十一上反切色立切頁碼第368頁,第21字續丁孫
瀒
異體濇
不滑也。从水𠾂聲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二十一反切師吸反頁碼第902頁,第2行,第3字述
不滑也。從水嗇聲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十一上反切色立切古音第一部頁碼第2202頁,第4字許惟賢第958頁,第9字
不滑也。
段注《止部》曰:歰,不滑也。然則二字雙聲同義。《七發》。邪氣襲逆。中若結轖。此假轖爲濇也。
从水。𠾂聲。
段注色立切。按當依職韵所力切。一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