𠧪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唐韻》:徒聊切;《集韻》、《類篇》:田聊切,𡘋音迢 —— 草木實垂,𠧪𠧪然也。
又,多嘯切,音弔 —— 義同。
义又,《韻會》:古文卣字。註詳五畫。
注解
〔𠧪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子集下,康熙部首是卜部。
〔𠧪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tiáo、yǒu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⺊、、;、占、仌。
〔𠧪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tiáo] ⑴ 草木果实下垂貌。《説文•鹵部》:“𠧪,艸木實垂𠧪𠧪然。”㈡ [y] ⑴ 同“卣”。《字彙補•卜部》:“𠧪,古卣字。見《韻會補》。”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七上反切徒遼切頁碼第225頁,第2字續丁孫
𠧪
異體卣
艸木實垂𠧪𠧪然。象形。凡𠧪之屬皆从𠧪。讀若調。
𠨋
籒文三𠧪爲𠧪。
附注王筠句讀:「上象蒂形,下象實形。」
附注《說文新證》:「甲骨文、金文卣字,象瓠壺之形,下或加底座。」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十三反切笛遼反頁碼第574頁,第3行,第1字述
草木實垂𠧪𠧪然。象形。凡𠧪之屬,皆從𠧪。讀若調。
鍇注臣鍇曰:「𠧪與苕同,謂草木之秀實也。,實形也;卜,上華𦬆也。」
反切………頁碼第574頁,第5行,第1字述
籒文從三𠧪作。
鍇注臣鍇曰:「籒文繁者,小篆省之也。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七上反切徒遼切古音第二部頁碼第1266頁,第2字許惟賢第555頁,第3字
艸木實𡍮𠧪𠧪然。
段注𠧪𠧪,𡍮皃。《莊子》曰:之調調。之刀刀。之,此也。調調謂長者。刀刀謂短者。調調,卽𠧪𠧪也。𠧪之隸變爲卣。《周書・雒誥》曰:秬鬯二卣。《大雅・江漢》曰:秬鬯一卣。毛云:卣,器也。鄭注《周禮》廟用修曰:修讀曰卣。卣中尊。凡彝爲上尊。卣爲中尊。罍爲下尊。中尊謂獻象之屬。按如許說則木實𡍮者其本義。叚借爲中尊字也。
象形。凡𠧪之屬皆从𠧪。讀若調。
段注徒遼切。二部。按調本周聲。中尊之義羊久反。又音由。《乃部》之𠧴用𠧪爲聲。古三部與二部合音冣近。
籒文从三𠧪作。
段注然則𠧪爲古文。小篆用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