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汉语字典 >

𠧩的意思解释

𠧩

卜部9画左右结构U+209E9

卜部

9画

7画

左右结构

TXGH

OYY

MAZI

U+209E9

315541424

意思解释


𠧩

huì

基本解释

《易》卦之外卦。

同“悔”。

外语翻译


  • an archaic form of U+6094 悔, to repent

康熙字典


康熙字典原文

正文

卷别 :正文・子集下 部首:卜部 )

玉篇》:古文悔字。外卦曰𠧩,內卦曰貞。餘詳心部七畫。

注解

𠧩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子集下,康熙部首是卜部

𠧩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huǐ、huì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每、卜

𠧩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huì] ⑴ 《易》卦之外卦。⑵ 同“悔”。

说文解字
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三下反切荒內切頁碼100頁,第10

𠧩

𠧩《易》卦之上體也。《商書》曰:「貞曰𠧩。」从卜每聲。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六反切虎配反頁碼266頁,第5行,第1

𠧩《易》卦之上體。《商書》:「曰貞,曰𠧩。」

鍇注臣鍇曰:「《尚書》曰:『曰貞曰𠧩。』今借悔字。」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三下反切荒内切古音第一部頁碼507頁,第2許惟賢227頁,第5

𠧩易卦之上體也。

段注今《尙書・左傳》皆作悔。疑𠧩是壁中古文。孔安國以今文讀之。易爲悔也。或曰據許則小篆有此字。玉裁謂不然。許書以先小篆後古文爲正例。以先古文後小篆爲變例。曷爲先古文也。於其所從系之也。如斆者古文。學者小篆。斆從敎則必先之。埶然也。然則𠧩本古文非小篆。因其從則系之部。亦埶然也。不曰篆文作悔。亦不於《心部》悔下列𠧩云古文悔者。本非一字也。小篆無𠧩。而壁中古文有𠧩。不可以不存之於部。凡其存《尙書》古文之例如此。鄭注《尙書》云:悔之言晦。晦猶終也。

《商書》曰:

段注曰字今補。

曰貞曰𠧩

段注謂《洪範》也。按《左傳》三引《洪範》。《說文》五引。皆云《商書》。馬,鄭本皆不如是。葢今文《尙書》說與。許謂《堯典・唐書》、《咎繇謨・虞書》、《禹貢・夏書》皆今文說也。而三引《微子》。㒳云《周書》,一云《商書》。疑商系周誤。葢今文家以《微子》系《周書》,以《洪範》系《商書》。豈《微子》歸周故周之,箕子不臣故商之與。《春秋》時卿大夫所習《洪範》皆《商書》。則今文家說乃古說也。

。每聲。

段注荒内切。古音在一部。

©2025 在线词典网[www.zxcidian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在线词典网是专业的词语、成语、字典在线查询网站,本站数据仅供参考,最终以新华字典、汉语词典、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