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汉语字典 >

垢的意思解释

土部9画左右结构U+57A2

土部

9画

6画

左右结构

形声字

FRGK

GHMR

BPAJ

42161

0996

2524

U+57A2

121331251 横、竖、提、撇、撇、横、竖、横折、横

的组词的笔顺

意思解释


gòu

基本解释

污秽,脏东西。污~。泥~。牙~。~腻。~秽。~敝(又脏又破)。

同“诟”。

详细解释

名词

1.形声。从土,后声。本义:污秽,尘土一类的脏东西。

2.同本义。

,浊也。 《说文》茫然彷徨乎尘之外。 《庄子 · 大宗师》不吹毛而求小疵,不洗而察难知。 《韩非子 · 大体》爬罗剔块,刮磨光。 韩愈《进学解》不获世之滋,皭然泥而不滓者也。 《史记 · 屈原贾生列传》

积垢;尘垢;泥垢;牙垢;污垢;耳垢

dirt; filth;

3.耻辱,因不名誉而产生的羞耻感。

受天下之 《庄子 · 让王》国君含 《左传 · 宣公十五年》

shame;

4.沉积的水垢,尤指烧水器皿(如锅炉)内部的 。

锅垢;水垢

scale;

5.蒙受屈辱或贬抑的实例 。

忍辱含垢;垢辱;垢耻(耻辱);垢误(蒙耻受害)

disgrace; humiliation;

6.邪恶,邪恶的人或事 。

藏垢纳污

evil;

形容词

1.污秽不洁。

亦不敢服弊以矫俗干名,但顺吾性而已。 宋 · 司马光《训俭示康》

蓬头垢面;垢氛(污浊的气氛);垢尘;垢俗(尘俗);垢染(污染);垢玩(污浊混乱,玩忽荒怠)

dirty; filthy;

2.通“诟”。耻辱。

维彼不顺,征以中 《诗 · 大雅 · 桑柔》人皆取先,己独取后,曰受天下之 《庄子 · 天下》

含垢(忍受耻辱);忍垢(忍受耻辱)

disgrace; shame;

国语辞典解释


gòu

详细解释

1.肮脏的东西。

《文选 · 陆机 · 演连珠五〇首之一三》:“朗璞蒙垢,不能吐辉。”

污垢、牙垢、油垢。

2.瑕疵、缺点。

唐 · 韩愈《进学解》:“爬罗剔抉,刮垢磨光。”

3.耻辱。

《文选 · 曹植 · 上责躬应诏诗表》:“忍垢苟全,则犯诗人胡颜之讥。”

不清洁的。

蓬头垢面。

两岸词典解释


gòu

详细解释

1.肮脏的。

蓬头垢面。

2.肮脏的东西。

污垢、耳垢、油垢、藏污纳垢。

3.耻辱。

忍垢偷生。

4.《书》瑕疵;缺点。

刮垢磨光。

外语翻译


  • dirt, filth, stains; dirty
  • Dreck (S)
  • saleté, crasse, honte, sale, crasseux

康熙字典


康熙字典原文

正文

卷别 :正文・丑集中 部首:土部 )

唐韻》:古厚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舉后切,𡘋音苟 —— 塵滓也。左傳・宣十五年》:國君含垢,天之道也。韓非子・大體篇》:不洗垢,而察難知。莊子・大宗師》:仿偟乎塵垢之外。

又,國名。華嚴經》:國名無垢,琉璃爲地。

又,《集韻》:丘𠋫切,音宼 —— 解垢,詭曲之辭。

又,居六切,音匊 —— 中不淨也。詩・大雅》:維彼不順,征以中垢。

又,叶公戸切,讀若古。楚辭・哀時命》:務光自投于深淵兮,不獲世之塵垢。孰魁崔之可久兮,願退身而窮處。

注解

〔垢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丑集中,康熙部首是土部

〔垢〕字拼音是gòu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土、后,五行属

〔垢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土,后声。本义是污秽,尘土一类的脏东西。

〔垢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gòu] ⑴ 污秽,脏东西⑵ 同“诟”。

说文解字
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十三下反切古厚切頁碼456頁,第5

垢濁也。从土后聲。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二十六反切講吼反頁碼1072頁,第2行,第2

垢濁也。從土后聲。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十三下反切古厚切古音第四部頁碼2765頁,第3許惟賢1202頁,第5

垢濁也。

段注濁,《水部》曰水名也。而濁穢字用之。

从土。后聲。

段注古厚切。四部。

白话解释

垢,污秽物。字形采用“土”作边旁,“后”是声旁。

字形解说

此字始見於篆文。段注本《說文‧土部》:「濁也。从土、后聲。」從土,與塵土、灰塵的意思相關,表示汙濁、汙穢;從后,表示音讀,是不示義的聲符。在六書中屬於形聲。

©2025 在线词典网[www.zxcidian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在线词典网是专业的词语、成语、字典在线查询网站,本站数据仅供参考,最终以新华字典、汉语词典、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