抌
国语辞典解释
抌
dǎn详细解释
动
◎击。
《说文解字 · 手部》:“抌,深击也。”清 · 段玉裁 · 注:“刺客列传:‘左手把其袖,右手揕其匈。’揕即抌字。徐广曰:‘一作抗。’按:抗乃抌之讹耳。”《列子 · 黄帝》:“攩㧙挨抌,亡所不为。”
外语翻译
- to bale out water, to dip
- s. 抌 yao3 , Kelle (S), Schöpflöffel (S), ausleeren (V), ausschöpfen (V)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唐韻》:竹甚切;《集韻》:陟甚切,𡘋碪上聲。《說文》:深擊也。从手,冘聲。
义一說楚謂搏曰抌。
又,《集韻》:食荏切,音甚。揚子《方言》:㧙抌,推也。《列子・黃帝篇》:攩㧙挨抌,亡所不爲。
又,《唐韻》:以主切;《集韻》:勇主切,𡘋音庾 —— 刺也。
又,《唐韻》、《集韻》𡘋都感切,音黕 —— 義同。
义《集韻》或作㪛,又作𢻼。〇【按】《說文》𦥝,或从手从宂作抭,非抌也。諸書音義譌抭爲抌,不合《說文》本訓者,今俱考正。詳後抭字註。
注解
〔抌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卯集中,康熙部首是手部。
〔抌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dǎn、shěn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扌、冘。
〔抌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dǎn] ⑴ 深击。⑵ 刺。⑶ 手搏。㈡ [shěn] ⑴ 推。⑵ 系物的桩子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十二上反切竹甚切頁碼第407頁,第23字續丁孫
抌
異體𢪨
深擊也。从手冘聲。讀若告言不正曰抌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二十三反切竹甚反頁碼第978頁,第2行,第2字述
深擊也。從手冘聲。讀若告。言不正曰抌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十二上反切竹甚切古音第七部頁碼第2434頁,第4字許惟賢第1058頁,第12字
𥥍擊也。
段注深淺字許作𥥍。抌深㬪韵字。《刺客列傳》。左手把其袖。右手揕其匈。揕卽抌字。徐廣曰:一作抗。按抗乃抌之譌耳。
从手。冘聲。
段注竹甚切。七部。
讀若告言不正曰抌。
段注宋本無告字。曰抌之抌,未知何字之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