罹
意思解释
罹
lí基本解释
①遭受苦难或不幸。~厄。~病。~祸。~难( nàn )。
②忧患;苦难。逢此百~。
详细解释
名词
◎忧患;苦难 我生之后,逢此百罹。——《诗·王风·兔·爰》
misery; suffering; hardship;
动词
1.受,遭逢,遭遇。
无罪者罹其毒。 远罹构害。
罹于锋镝(遭受战争的祸难);罹兵(遭受战乱);罹咎(遭受祸患)
meet with; suffer from;
2.触犯 。
罹法(触犯法律)
offend; violate;
国语辞典解释
罹
lí详细解释
动
◎遭遇、遭受。
《汉书 · 卷五八 · 公孙弘传》:“君不幸罹霜露之疾,何恙不已。”《三国演义 · 第四四回》:“若罹兵革之祸,必有归怨于我,故决计请降耳。”
罹祸、罹难。
名
◎忧愁、忧患。
《诗经 · 王风 · 兔爰》:“我生之后,逢此百罹。”唐 · 柳宗元《佩韦赋》:“苟纵直而不羁兮,乃变罹而祸仍。”
外语翻译
- sorrow, grief; incur, meet with
- zustoßen , Bedauern, Gram (S)
- souffrir, subir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廣韻》:呂知切;《集韻》:鄰知切,𡘋音離。《說文・新附字》:心憂也。古多通用離。《爾雅・釋詁》:罹,憂也。《詩・王風》:逢此百罹。【釋文】罹,本又作離。《書・酒誥》:滅無罹。【傳】無憂懼。
义又,《類篇》:遭也。《前漢・文帝紀》:以罹寒暑之數。【註】師古曰:遭也。
义又,《集韻》與羅通。《書・湯誥》:罹其凶害。【傳】罹,被也。【釋文】罹,本亦作羅。
注解
〔罹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未集中,康熙部首是网部。
〔罹〕字拼音是lí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罒、惟,五行属火。
〔罹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lí] ⑴ 遭受苦难或不幸⑵ 忧患;苦难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七下反切呂支切頁碼第251頁,第26字續丁孫
𦌐
異體罹
心憂也。从网。未詳。古多通用離。
附注徐灝注箋:「罹即羅之別體,古通作離。」商承祚《殷虛文字類編》:「古羅與離為一字。」
白话解释
罹,心忧。字形采用“网”作边旁。声旁未详。古代“罹”常通用于“離”。
字形解说
此字始見於篆文。字從网隹、從心。大徐本《說文‧新附字》:「罹,心憂也。从网。未詳。古多通用離。」字表示內心有所困,如網中之隹無法逃脫。隸、楷字形訛從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