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汉语字典 >

恹的意思解释

忄部9画左右结构U+6079

忄部

9画

6画

左右结构

形声字

NDDY

PMIK

UGGS

91084

2044

6691

U+6079

442131344 点、点、竖、横、撇、横、撇、捺、点

的组词的笔顺

意思解释


yān

基本解释

〔~~〕a.病态,如“病~~”;b.安详。

(懨)

详细解释

形容词

1.形声。从心,厌声。本义:精神不振的样子。

2.困倦,精神委靡 。亦用以形容病态。也作“恹恹”。

恹恹缩缩(精神委靡困顿);恹缠(缠绵无力)

be weak and weary throughillness;

3.微弱。

僧体枯瘦,气息然,渐无生气。 清 · 葆光子《物妖志》

weak; delicate;

外语翻译


  • feeble, sickly; tranquil, calm
  • friedlich, geruhsam
  • paisible, satisfait

康熙字典


康熙字典原文

正文

卷别 :正文・卯集上 部首:心部 )

廣韻》:一鹽切;《集韻》:於鹽切;《韻會》:幺鹽切;《正韻》:衣鹽切,𡘋音㤿。說文》:安也。从心,厭聲。

又,通作厭。詩・小雅》:厭厭夜飮。說文》引《》作懕。【朱註】厭厭,安也,亦久也。蓋飮酒之久,將醉而有安詳之容也。

又,《集韻》:於豔切,音𢜰 —— 足也。或省作厭猒。

又,《集韻》:益涉切,音魘 —— 心可也。

注解

〔懕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卯集上,康熙部首是心部

〔懕〕字拼音是yān,半包围结构,可拆字为厭、心

〔懕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yān] ⑴ 同“恹”。

说文解字
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十下反切於鹽切頁碼352頁,第29

懕安也。从心厭聲。《詩》曰:「懕懕夜飲。」

附注按:今《詩・小雅・湛露》作「厭厭」。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二十反切於潛反頁碼856頁,第6行,第1

懕安也。從心厭聲。《詩》曰:「懕懕夜飲。」

鍇注臣鍇曰:「今《詩》作厭。」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十下反切於鹽切古音第七部頁碼2025頁,第8許惟賢885頁,第8

懕安也。

段注《小戎》傳曰:厭厭,安靜也。《湛露》傳曰:厭厭,安也。《釋文》及《魏都賦》注引《韓詩》愔愔,和悅之皃。按愔見《左傳》祈招之詩。葢愔卽懕之或體。厭乃懕之叚借。《載芟》。有厭其傑。厭厭其苗。亦懕之叚借。《廣韵》。䅧䅧,苗美也。用《載芟》傳也。

从心。厭聲。

段注於鹽切。按古音讀如音。在七部。

詩曰:懕懕夜㱃。

段注《湛露》文。按此則許所據从心。

©2025 在线词典网[www.zxcidian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在线词典网是专业的词语、成语、字典在线查询网站,本站数据仅供参考,最终以新华字典、汉语词典、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