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汉语字典 >

蕲的意思解释

艹部15画上下结构U+8572

艹部

15画

12画

上下结构

形声字

AUJR

TCJL

EUEP

44521

5682

6213

U+8572

122432511123312 横、竖、竖、点、撇、竖、横折、横、横、横、竖、撇、撇、横、竖

的组词的笔顺

意思解释


基本解释

香草,一说药草。

古同“祈”,祈求。

〔~春〕地名,在中国湖北省。简称“蕲”,如“~艾”、“~蛇”(均为蕲春出产的药材),“~竹”。

姓。

详细解释

名词

1.一种香草 。

蕲茞(香草名。即“蘼芜”)

a kind of fragrant herb;

2.古州名 。北周始置,治所在齐昌(今湖北省蕲春县)

Qi prefecture;

3.通“圻”。疆界。

跨天下而无 《荀子 · 儒效》

boundary;

4.姓。

动词

1.通“祈”。祈求。

畜乎樊中。 《庄子 · 养生主》所以有道行有义者。 《吕氏春秋 · 振乱》胜于人。 唐 · 韩愈《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》

pray;

2.又。

蕲至于古之立言者。

蕲求(祈求)

外语翻译


  • variety of artemisia seek
  • anflehen, flehen
  • (herbe)​, implorer, prier, (nom de lieu)​

康熙字典


康熙字典原文

正文

卷别 :正文・申集上 部首:艸部 )

唐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類篇》:渠之切;《正韻》:渠宜切,𡘋音其。玉篇》:草也。韻會》:似蛇牀。爾雅・釋草》:蘄茝蘼蕪。

又,張衡〈西京賦〉:結駟方蘄。【註】馬銜也。

又,《莊子・齊物論》:子惡乎知夫死者不悔其始之蘄生乎。【註】蘄,求也。史記・秦本紀》:蘄年宮。【註】蘄年,求年也。

又,地名。前漢・地理志》:江夏郡蘄春。

又,姓。通志・氏族略》:漢有弘農太守蘄良。

又,《韻會》:渠斤切,音芹。爾雅・釋草》:薜,山蘄。【註】《廣雅》云:山蘄,當歸。

又,《集韻》:居希切,音機 —— 沛郡有蘄縣,或作鄿。

注解

〔蘄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申集上,康熙部首是艸部

〔蘄〕字拼音是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艹、𰕣

〔蘄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qí] ⑴ 香草,一說藥草。⑵ 古同“祈”,祈求。⑶ 〔~春〕地名,在中國湖北省。簡稱“蘄”,如“~艾”、“~蛇”(均為蘄春出產的藥材),“~竹”。⑷ 姓。

说文解字
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一下反切渠支切頁碼19頁,第4

蘄艸也。从艸𰕣聲。江夏有蘄春亭。

鉉注臣鉉等案:《說文》無𰕣字,他字書亦無。此篇下有䓄字,注云:江夏平春亭名。疑相承誤,重出一字。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二反切巨希反頁碼73頁,第4行,第1

蘄艸也。從艸𰕣聲。江夏有蘄春亭。

鍇注臣鍇按:《爾雅》書馬芹字,或如此也。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一下反切渠希切古音第十三部頁碼108頁,第1許惟賢46頁,第6

蘄艸也。

段注《釋艸》蘄字四見。不識許所指何物也。

从艸。𰕣聲。

段注《說文》無𰕣字。蘄當是從蕇,斤聲。如《虫部》蠲字當是從蜀,益聲。不立蕇部《蜀部》。是以傅於艸虫二部。而𰕣聲不可通。或曰當有從單斤聲之𰕣字。《說文》無單部。因無𰕣字也。陸德明曰:蘄古芹字。然《說文》有菦字。則非一字也。汪氏龍曰:𰕣字葢失收。《集韵》渠希切。古音當在十三部。古鐘鼎欵識多借爲祈字。

江夏有蘄春縣。

段注見《地理志》。縣各本作亭。今正。凡縣名系於郡。亭名鄉名系於某郡某縣。

©2025 在线词典网[www.zxcidian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在线词典网是专业的词语、成语、字典在线查询网站,本站数据仅供参考,最终以新华字典、汉语词典、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