甁
瓦部12画左右结构U+7501
外语翻译
- jug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廣韻》:薄經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旁經切,𡘋音萍 —— 與缾同。《玉篇》:汲器也。揚子《方言》:缶謂之瓿㼴,其小者謂之甁。《易・井卦》:汔至亦未繘井,羸其甁。《左傳・襄十六年》:衞孫蒯田于曹隧,飮馬于重丘,毀其甁。《儀禮・士喪禮》:新盆槃甁,廢敦重鬲。【註】甁以汲水也。
义又,炊器。《禮・禮器》:夫奧者,老婦之祭也,盛於盆,尊於甁。【註】盆、甁,炊器也。
义又,地名。《後漢・郡國志》:河南郡有甁丘聚。
义又,姓。《風俗通》:漢有太子少傅甁守。〈後趙錄〉有北海甁子然。
考證
《左傳・襄十六年》衞孫蒯田于曹隧。
謹照原文十六年改十七年。
注解
〔甁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午集上,康熙部首是瓦部。
〔甁〕字拼音是píng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幷、瓦。
〔甁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píng] ⑴ 同“瓶”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五下反切蒲經切頁碼第167頁,第10字續丁孫
缾
異體缾
𦉥也。从缶幷聲。
甁
異體瓶
缾或从瓦。
附注邵瑛羣經正字:「今經典多从或體。」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十反切頻寧反頁碼第417頁,第5行,第2字述
罋也。從缶幷聲。
反切………頁碼第417頁,第5行,第3字述
缾或從瓦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五下反切薄經切古音第十一部頁碼第898頁,第2字許惟賢第398頁,第3字
𦉥也。
段注《易・井》卦辭曰:羸其甁。《左傳》衞孫蒯飮馬於重丘。毀其甁。按甁亦𧦝缶。《左傳》具綆缶。此缶之小者。
从缶。幷聲。
段注薄經切。十一部。
缾或从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