𠂷
丿部9画上下结构U+200B7
意思解释
基本释义
𠂷
◎同“幸”。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义《玉篇》:古文幸字。註詳干部五畫。
注解
〔𠂷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子集上,康熙部首是丿部。
〔𠂷〕字拼音是xìng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夭、𢆉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十下反切胡耿切頁碼第344頁,第3字續丁孫
𡴘
異體𠂷、幸
吉而免凶也。从屰从夭。夭,死之事。故死謂之不𡴘。
附注邵瑛羣經正字:「今經典作幸。」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二十反切恨耿反頁碼第837頁,第4行,第1字述
吉而免凶也。從屰,從夭。夭死之事,故謂死爲不𡴘。
鍇注臣鍇曰:「《國語》曰:『偷居幸生。』《春秋左傳》曰:『幸而不死,猶可悅。』屰,反也;反夭,不夭也,故曰𡴘。屰音逆。會意。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十下反切胡耿切古音第十一部頁碼第1974頁,第4字許惟賢第863頁,第7字
吉而免凶也。
段注吉者,善也。凶者,惡也。得免於惡是爲幸。
从屰。从夭。
段注屰者,不順也。不順從夭死之事。會意。胡耿切。十一部。
夭,
段注逗。
死之事。
段注《左傳》所謂夭札。不終其天年者也。
死謂之不幸。
段注依《韵會》本。死爲不幸,則免死爲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