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汉语字典 >

剸的意思解释

刂部13画左右结构U+5278

刂部

13画

11画

左右结构

GJHJ

JILN

FKDK

52300

U+5278

1251121412422 横、竖、横折、横、横、竖、提、点、横、竖钩、点、竖、竖钩

𩠹

的组词的笔顺

意思解释


基本解释

割;截断。《説文•首部》:“𩠹(剸),𢧵也。”《禮記•文王世子》:“其刑罪,則纖剸,亦告於甸人。”

基本解释

专擅。《集韻•𠑗韻》:“摶,擅也。”《荀子•榮辱》:“信而不見敬者,好剸行也。”

统领。《字彙•刀部》:“剸,并合制領也。”

基本解释

切肉貌。《廣韻•線韻》:“剸,切肉皃。”

国语辞典解释


详细解释

割截。

《礼记 · 文王世子》:“其刑罪则纤剸。”汉 · 郑玄 · 注:“剸,割也。”《文选 · 王襃 · 圣主得贤臣颂》:“水断蛟龙,陆剸犀革。”

详细解释

独断。

《荀子 · 荣辱》:“信而不见敬者,好剸行也。”

两岸词典解释


详细解释

《书》割截;截断。

水断蛟龙,陆剸犀革(《汉书‧卷六十四‧严朱吾丘主父徐严终王贾传》)、末不锐则不入,刃不薄则不剸(《银雀山汉墓竹简 · 孙膑兵法 · 十阵》)。

详细解释

《书》独自作出决断。通“專”。

信而不见敬者,好剸行也(《荀子‧荣辱》)。

外语翻译


  • cut
  • Schrägstrich, Schmarre (S, EDV)

康熙字典


康熙字典原文

正文

卷别 :正文・子集下 部首:刀部 )

唐韻》:度官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徒官切,𡘋音團。玉篇》:截也。禮・文王世子》:其𠛬罪,則纖剸。

又,《韻會》:裁也。

又,《廣韻》:截木也。

又,《唐韻》:旨兗切;《集韻》:主兗切;《正韻》:止兗切,𡘋專上聲 —— 義同。

又,《唐韻》、《集韻》:之轉切;《韻會》:之囀切,𡘋專去聲 —— 斷也。廣韻》:細割切肉貌。

又,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朱遄切;《正韻》:朱緣切,𡘋音專 —— 與專同。韻會》:擅也。一曰幷合制領也。前漢・蕭何傳》:上以此剸屬任何關中事。【註】師古曰:剸,讀與專同。荀子・榮辱篇》:信而不見敬者,好剸行也。

注解

〔剸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子集下,康熙部首是刀部

〔剸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tuán、zhuān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專、刂

〔剸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tuán] ⑴ 割;截断。《説文•首部》:“𩠹(剸),𢧵也。”《禮記•文王世子》:“其刑罪,則纖剸,亦告於甸人。” [zhuān] ⑴ 专擅。《集韻•𠑗韻》:“摶,擅也。”《荀子•榮辱》:“信而不見敬者,好剸行也。”⑵ 统领。《字彙•刀部》:“剸,并合制領也。” [zhuàn] ⑴ 切肉貌。《廣韻•線韻》:“剸,切肉皃。”

说文解字
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九上反切大丸切、旨沇切頁碼295頁,第11

𩠹

𩠹𢧵也。从𩠐𣃔

剸或从刀專聲。

附注段玉裁注:「字从𣃔首會意。」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十七反切職件反頁碼738頁,第6行,第2

剸截也。從首,從斷。

鍇注臣鍇曰:「凡人有剸制,若人首一斷,不可復續也。會意。」

反切………頁碼738頁,第7行,第1

或從刀專聲。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九上反切大丸切、旨沇切古音第十四部頁碼1691頁,第1許惟賢741頁,第3

剸𢧵𩠐也。

段注首字各本奪。今補。《斤部》曰:斷者,𢧵也。《戈部》曰:𢧵者,斷也。𢧵首則字从斷首會意。《集韵》、《類篇》皆云斷首是也。《廣雅》。𩠹𣃔也。此引伸爲凡𢧵之偁也。

从斷𩠐

段注舊誤,今正。斷亦聲。此舉會意包形聲也。大丸、旨沇二切。十四部。

或从刀。專聲。

段注《王褒傳》。水斷蛟龍。陸剸犀革。卽《蘇秦傳》之水斷牛馬陸𢧵鵠鴈也。剸與《刀部》剬義相近。古亦借爲專擅字。小徐本無此篆。

©2025 在线词典网[www.zxcidian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在线词典网是专业的词语、成语、字典在线查询网站,本站数据仅供参考,最终以新华字典、汉语词典、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