㗊
口部12画田字结构U+35CA
外语翻译
- public opinion; clamour; noise, (ancient form of 雷); thunder, an organic compound (porphin); (porphyrins)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唐韻》:阻立切;《集韻》:側立切,𡘋音戢。《說文》:衆口也,从四口,讀若戢。
又,《集韻》:測入切,音㞚。又,訖立切,音伋。又,北及切,音鵖 —— 義𡘋同。
义又,《字彙補》:古文雷字。見《七修類稿》。
注解
〔㗊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丑集上,康熙部首是口部。
〔㗊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jí、qì、bī、léi,田字结构,可拆字为吅、吅、;、吕、吕。
〔㗊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jí] ⑴ 衆口。⑵ 喧哗。㈡ [léi] ⑴ 古文“雷”字。⑵ 化学物质“卟啉”的旧称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三上反切阻立切頁碼第65頁,第1字續丁孫
㗊
眾口也。从四口。凡㗊之屬皆从㗊。讀若戢。又讀若呶。
附注朱駿聲《通訓定聲》:「从四口,會意。」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五反切臻邑反頁碼第185頁,第6行,第1字述
衆口也。從四口。凡㗊之屬,皆從㗊,讀若戢。一曰呶。
鍇注臣鍇曰:「呶,讙也。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三上反切阻立切古音第七部頁碼第343頁,第1字許惟賢第155頁,第1字
眾口也。从四口。凡㗊之屬皆从㗊。讀若戢。
段注阻立切。七部。
一曰呶。
段注鍇曰:呶,讙也。鉉本作又讀若呶。《集韵》五肴不載此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