抨
意思解释
抨
pēng基本解释
◎弹( tán )劾。~击(用评论来攻击对方的短处)。~弹( tán )。
详细解释
动词
1.形声。从手,平声。本义:拍,拂过。
2.同本义。
抨,掸也。 翅抨流而起沫,翼鼓浪而成珠。
pat; beat;
3.弹劾,检举罪状 。
抨劾(弹劾);抨按(弹劾查究);抨章(弹劾的奏章)
move for censure;
4.抨击 。
抨弹; 抨癖 ( 抨击驳斥)
lash;
5.撞击。
不想展徐二人坠下去,一抨将矿子灰抨起,迷失二目。
impact;
国语辞典解释
抨
pēng详细解释
动
1.拉弓。
唐 · 杜甫《自阆州领妻子却赴蜀山行》诗三首之三:“转石惊魑魅,抨弓落狖鼯。”唐 · 李贺《猛虎行》:“长戈莫舂,长弩莫抨。”
2.批评、攻击、弹劾。
《新唐书 · 卷一三〇 · 阳峤传》:“杨再思素与峤善,知其意不乐弹抨事。”
抨击。
外语翻译
- impeach, censure; attack
- angreifen, attackieren
- attaque, attaquer, mettre en accusation, accuser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唐韻》:普耕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披耕切;《正韻》:彼耕切,𡘋音怦。《說文》:撣也。《前漢・杜周傳贊》:業因勢而抵陒。【註】罪敗而復抨彈之,蘇秦書有此法。《唐書・陽嶠傳》:其意不樂彈抨事。
又,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悲萌切;《正韻》:補耕切,𡘋音綳。《爾雅・釋詁》:俾拼抨,使也。又,隨也。揚雄〈反騷〉:抨雄鴆以作媒。與拼同,或作伻。
又,《集韻》:蒲兵切,音平 —— 義同。
注解
〔抨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卯集中,康熙部首是手部。
〔抨〕字拼音是pēng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扌、平,五行属水。
〔抨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手,平声。本义是拍,拂过。
〔抨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pēng] ⑴ 弹( tán )劾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十二上反切普耕切頁碼第407頁,第5字續丁孫
抨
撣也。从手𠀒聲。
附注鈕樹玉校錄:「《繫傳》、《韻會》及《一切經音義》卷九引竝作『彈也』。」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二十三反切普萌反頁碼第977頁,第2行,第1字述
彈也。從手平聲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十二上反切布莖切、普耕切古音第十一部頁碼第2431頁,第1字許惟賢第1057頁,第3字
彈也。
段注彈大徐誤作撣。今依小徐及玄應正。彈者,開弓也。開弓者,弦必反於直。故凡有所糾正謂之彈。《廣雅》曰:彈,拼也。拼卽抨。布莖切。玄應曰:抨彈,繩墨也。補耕切。又普耕切。江南音也。按孟康《漢書》注曰:引繩以抨彈。
从手。平聲。
段注普耕切。十一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