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汉语字典 >

堙的意思解释

土部12画左右结构U+5819

土部

12画

9画

左右结构

形声字

FSFG

GMWG

BFB

41114

1025

6007

U+5819

121125221121 横、竖、提、横、竖、横折、竖、竖、横、横、竖、横

的组词的笔顺

意思解释


yīn

基本解释

堵塞。~窒。~郁(闷塞,气郁结不畅)。

堆成的土山。距~(古代攻城时,积土为山,然后登堙观察城里敌情)。

古同“湮”,埋没。

详细解释

动词

1.形声。从土,垔( yīn )声。《说文》本作“垔”,从土,西声。本义:堵塞。

2.同本义。

垔,塞也。 《说文》。字俗作堙,作陻。木刊。 《左传 · 襄公二十五年》堕高庳。 《国语 · 周语》夷灶井。 《国语》

堙圮(堵塞毁坏);堙窒(堵塞);堙绝(堵塞断绝);堙塞(堵塞)

block up;

3.泯灭;埋没。

绝后无主替隶圉。 《国语 · 周语下》。韦昭注:“堙,没也。”金玉本光莹,浮沙岂能 宋 · 王安石《东方朔》

堙灭(埋没);堙昧(埋没不显)

bury in oblivion;

4.废置,败落。

不若穴伏。 《韩非子 · 八说》灭而不称者,不可胜数也。 《史记 · 司马相如列传》

堙陵(废置,败落)

waste;

名词

为攻城而堆的土山 地狭而人众者,则筑大堙以临之。——《尉缭子》

mound;

国语辞典解释


yīn

详细解释

1.填塞。

《国语 · 晋语六》:“夷灶堙井,非退而何?”《山海经 · 北山经》:“(精卫)常衔西山之木石,以堙于东海。”

2.埋没、泯灭。

《抱朴子 · 外篇 · 嘉遯》:“犹震雷骇则鼛鼓堙,朝日出则萤烛幽也。”《文选 · 潘岳 · 西征赋》:“窥秦墟于渭城,冀阙缅其堙尽。”

土山。

《东周列国志 · 第五五回》:“公子侧使军士筑土堙于外,如敌楼之状。”

两岸词典解释


yīn

详细解释

1.堵塞;填堵。

堙窒、堙塞。

2.埋没;泯灭。

堙没、堙灭。

3.《书》为攻城而堆的土山。

公子侧使军士筑土堙于外(《东周列国志‧第五十五回》)。

外语翻译


  • bury; dam, block up
  • schließen, abschließen , stauen

康熙字典


康熙字典原文

正文

卷别 :正文・丑集中 部首:土部 )

類篇》同「垔」,塞也。左傳・襄六年》:晏弱城東陽而遂圍萊,甲寅,堙之,環城傅于堞。

又,土山也。公羊傳・宣十五年》:子反乗堙而窺宋城。

又,距堙,登城之具也。孫武子・攻城篇》:攻城之法,修轒轀,具器械,三月而後成距堙。【註】謂踊土稍高,而前以傅其城也。

又,叶烏前切,音湮。陸機〈弔蔡邕文〉:彼洪川之方割,豈一墤之所堙;故尼父之惠訓,智必愚而後賢

又,與陻通互詳陻字註

注解

〔堙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丑集中,康熙部首是土部

〔堙〕字拼音是yīn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土、垔,五行属

〔堙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土,垔( yīn )声。《说文》本作“垔”,从土,西声。本义是堵塞。

〔堙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yīn] ⑴ 堵塞⑵ 堆成的土山⑶ 古同“湮”,埋没。

©2025 在线词典网[www.zxcidian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在线词典网是专业的词语、成语、字典在线查询网站,本站数据仅供参考,最终以新华字典、汉语词典、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