敽
外语翻译
- bind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唐韻》:居夭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舉夭切,𡘋音矯。《說文》:繫連也。《書・費誓》:敽乃干。【傳】施汝楯紛。【疏】鄭云:敽,猶繫也。王肅云:敽楯當有紛繫持之。〇【按】《書・費誓》敽乃干,《傳》謂施汝楯紛也。【疏】敽乃干者,謂必施功於楯紛。紛如綬而小,繫於楯以持之,是繫於盾者爲敽也。《廣韻》敽訓盾也。《集韻》渠廟切,盾謂之敽。似敽卽盾,非。當從《書》疏。
又,《集韻》:渠廟切,音嶠 —— 義同。
注解
〔敽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卯集下,康熙部首是攴部。
〔敽〕字拼音是jiǎo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喬、攴。
〔敽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jiǎo] ⑴ 古同“敿”,系连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三下反切居夭切頁碼第98頁,第1字續丁孫
敽
異體敿
繫連也。从攴喬聲。《周書》曰:「敿乃干。」讀若矯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六反切己少反頁碼第261頁,第5行,第2字述
繫連也。從攴喬聲。《周書》曰:「敿乃干。」讀若矯。
鍇注臣鍇曰:「干,盾也。《尚書》注曰:『連盾絲也。』臣鍇以爲紛小組帶,所以繫盾鼻。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三下反切居夭切古音第二部頁碼第494頁,第1字許惟賢第221頁,第7字
繫連也。
段注繫當作系。《粊誓》某氏注云:施汝盾紛。王云:敿盾當有紛繫持之。鄭云:敿猶繫也。按鄭云猶者,鄭意敿是矯拂之偁。矯之而後繫之。非一事也。敿不訓繫故云猶。許云繫連者,謂繫而連之。《秦風》。龍盾之合。毛云:合而載之。《左傳》。齊子淵捷從泄聲子。射之。中盾瓦。繇胊汏輈。匕入者三寸。詳傳文。盾正蔽車前。必聯合之以爲車蔽。故云繫連。凡字有專釋經者,敹敿是也。
从攴。喬聲。《周書》曰:敿乃干。讀若矯。
段注居夭切。二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