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汉语字典 >

瓢的意思解释

瓜部16画左右结构U+74E2

瓜部

16画

11画

左右结构

形声字

SFIY

MFHVO

FJBP

12930

3903

3816

U+74E2

1252211123433544 横、竖、横折、竖、竖、横、横、横、竖钩、撇、点、撇、撇、竖提、点、捺

的组词的笔顺

意思解释


基本解释

舀水或取东西的工具,多用对半剖开的匏瓜或木头制成。~泼大雨。

形状像瓢的。~虫。~儿菜。

详细解释

名词

1.瓠的一种。也称“葫芦”。

,蠡也。从瓠省,票声。 《说文》,瓠勺也。 《三苍》饮。 《论语》

瓢冠(瓜瓢形的僧帽);瓢堂(简陋的堂室)

gourd; calabash;

2.用葫芦干壳做成的勺 。

瓢杓(剖开葫芦制成的酒器);瓢壶(盛酒的器具);瓢把子(江湖黑话。土匪头子);瓢箪(饮食只有一瓢水,一篮饭。比喻清寒穷困);瓢勺(把老熟的葫芦剖成两半所做成的勺子)

gourd ladle;

3.量词。用以量水、酒 。

一瓢水。

gourd ladle;

国语辞典解释


详细解释

1.用来舀取水酒等物的勺子。传统多以葫芦或木头制成。

唐 · 元结《石鱼湖上醉歌》:“我持长瓢坐巴丘,酌饮四座以散愁。”

酒瓢、汤瓢。

2.量词。计算瓢装物的单位。

《论语 · 雍也》:“一箪食,一瓢饮。”唐 · 许浑《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》诗:“红叶晚萧萧,长亭酒一瓢。”

两岸词典解释


详细解释

1.用对半剖开的匏瓜做成的半球形器具,用来舀水、米、面等。

水瓢、照葫芦画瓢。

2.量词。用于计算瓢装物。

舀两瓢酒给我、弱水三千,只取一瓢饮。

3.姓。

外语翻译


  • ladle made from dried gourd
  • Schöpflöffel (S)​, Suppenkelle (S)
  • louche faite d'une demi-calebasse

康熙字典


康熙字典原文

正文

卷别 :正文・午集上 部首:瓜部 )

古文: 𤬣

廣韻》:符霄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毗霄切;《正韻》:毗招切,𡘋音飄。玉篇》:瓠瓜也。廣韻》:瓠也。正字通》:匏瓢,剖開可爲酒尊,爲要舟浮水。周禮・春官・鬯人》:禜門用瓢齎。【註】瓢,謂瓢蠡也。莊子・逍遙遊》:剖之以爲瓢,則瓠落無所容。前漢・東方朔傳》:以瓢測海。揚子《方言》:蠡,或謂之瓢。古今注》:瓢亦瓠也。瓠其總,瓢其別也。

注解

〔瓢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午集上,康熙部首是瓜部

〔瓢〕字拼音是piáo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票、瓜,五行属

〔瓢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piáo] ⑴ 舀水或取东西的工具,多用对半剖开的匏瓜或木头制成⑵ 形状像瓢的

说文解字
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七下反切符宵切頁碼239頁,第12

𤬡

異體𤬟、瓢

𤬡蠡也。从瓠省,𤐫聲。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十四反切部遙反頁碼611頁,第2行,第1

𤬡蠡也。從票,瓠省聲。

鍇注臣鍇曰:「半破瓢以酌水爲蠡,故東方朔曰:『以蠡酌海也。』」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七下反切符宵切古音第二部頁碼1347頁,第6許惟賢590頁,第7

𤬡蠡也。

段注蠡者,𧯷也。《豆部》曰:𧯷者,蠡也。以一瓠劙爲二曰瓢。亦曰蠡。亦曰𧯷蠡一作瓥。見《九歎》、《方言》。一作盠。見皇象書《急就》碑本。其作蠡者,見《周禮・鬯人》注,《漢書・東方朔傳》。詳《豆部》。

从瓠省。

段注不入《瓜部》者,瓠與瓜別也。

𤐫聲。

段注符宵切。二部。《玉篇》作𤬟

字形解说

此字始見於篆文。篆文、楷書作從瓜、票聲。《說文》認為「从瓠省、票聲」。在六書中屬於形聲。

©2025 在线词典网[www.zxcidian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在线词典网是专业的词语、成语、字典在线查询网站,本站数据仅供参考,最终以新华字典、汉语词典、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!